1 / 47

《 汪氏宗亲网 》 - iwangs  传承命脉、发扬光大 《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 》- 弘扬汪华文化 联合制作 2008 年 10 月

首刊. 天下汪氏. 《 汪氏宗亲网 》 - http://www.iwangs.com  传承命脉、发扬光大 《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 》- 弘扬汪华文化 联合制作 2008 年 10 月. 2.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学术、资料价值。研究汪氏文化,可以探寻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轨迹,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补充正史。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long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 汪氏宗亲网 》 - iwangs  传承命脉、发扬光大 《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 》- 弘扬汪华文化 联合制作 2008 年 10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首刊 天下汪氏 《汪氏宗亲网》-http://www.iwangs.com 传承命脉、发扬光大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弘扬汪华文化 联合制作 2008年10月

  2. 2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学术、资料价值。研究汪氏文化,可以探寻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轨迹,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补充正史。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尊重人及其价值的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组织的创新和嬗变日新月异,提升人的价值、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是根本。文明的演进却勾起演化中的个人及人群的无限怀旧,一种对稳定和简朴的怀念之情化作寻根的浪潮。于是乎,美国黑人到非洲大陆去寻根,海外华人也要寻宗问祖。怀旧仅仅是一丝现代生活的幽怨之情,文明人并非要返祖,已经走出故园的游子也并非要回到从前,过从前的生活,如今却要在网络世界中,开辟一块同宗同族者交流的园地,并不是为了发挥宗族制度的传统作用,而是为了融合同宗之亲情与网络之便捷,发扬光大亲和力,张扬人性与自由。 《汪氏宗亲网》运行三年来,广大会员在这个宗亲平台上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继承、发掘和弘扬了中华汪氏文化,推进了家族发展。我们期待能一直追溯过去历史、立足现在联络、着眼未来发展,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光大家族。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更是汪氏宗亲事业发展的浓重的一笔,《汪华文化》作为重点提出来研究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宗亲联谊,也将会进一步推进徽州学研究,同时在广大汪氏宗亲及汪华文化研究者的努力下,汪华文化的大量遗存、遗址、遗迹、文物也会得到大力发掘、保护,对徽州文化生态及中华汪氏文化的保护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为此,我们将《汪氏宗亲网》上及收集的一些资料,定期制作电子刊物,兼顾打印功能,期待能与更多的因故经常不能上网的宗亲及汪华文化研究者分享。(文/大风) 刊 首 词

  3. 3 汪方录(网名:汪家小宝)的宗亲情怀 黄山(古徽州)寻根之旅方案 《当代汪氏修谱人传记》征文 汪进侨:欢迎各地宗亲安溪铁观音的产地之一霞春村 联络员发展计划 大陈邀请您-大陈第四届麻糍文化节! 35 25 45 44 32 29 43 46 37 27 11 4 13 22 目录 天下汪氏 研究会论文-汪华研究—徽州学的新拓展 汪元亨:欢迎各地宗亲来美丽如画的晓起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扩大)会议纪要 本刊因时间仓促,期待更多的热心编辑及美工的宗亲参与。 制作:大风 联系方式: Email:iwangs@vip.qq.com 手机:13870005729 浙江建德市大慈岩镇汪山村崇正堂大修 6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五个月来的工作回顾 抬“汪公”受邀番禺展演 本地宗亲积极参与 联谊活动-汉阳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 金寨越国堂第四届鄂豫皖周边宗亲联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合肥汪氏联谊会筹备会掠影

  4. 4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扩大)会议纪要 会议首先由汪明裕会长作了题为“五个月来的工作回顾”的情况通报,他从顺利召开成立大会和第一次研讨会、隆重举行云岚山越国公汪华清明祭祀、办理研究会正式登记领证手续、清理结算公布账目、深入开展汪华文化研究、推进汪华文化宣传、重视遗迹遗址宗谱等保护收集、接待汪氏宗亲走访和寻根祭祖以及北京会员和宗亲所做的大量工作等9个方面,大体上总结了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报告内容另发),肯定了取得的成绩和初步成效,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表示,充分发挥我会的优势,今后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  会议就汪承兴执行会长提出的关于拟于2009年11月召开首届汪华文化暨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方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赞同这个方案,认为这是我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今年和明年的工作重点。办好这件事,对于把汪华文化和徽文化研究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对于提高汪华及汪华文化研究会的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定要积极地付诸实施。汪大白副院长、方利山教授、汪柏树教授及其他与会人员发表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就举办国际研讨会向市政府报告、争取市政府支持和筹措会议费用、征文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 (2008年9月9 日) 9月5日下午,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扩大)会议在黄山市民营企业家协会会议室举行。会长汪明裕,副会长方利山、江志伟、汪祝明,秘书长汪怡民,总监汪根法,副秘书长汪晓华(本会法律顾问)、郗延红、汪钧、汪黎鸣到会。黄山市社科联主席汪炜到会指导。本会顾问汪大白(黄山学院副院长)、汪柏树(黄山学院教授)、汪道显(黄山市中华职校退休教师)和市财政局长汪理文应邀到会,还有汪民浒、汪利锋同志也参加了会议。执行会长汪承兴和副会长汪庆丰、陈平民、汪兴吾,副秘书长许琦因事因病请假(会前与他们通过气)。执行会长汪承兴会前传来了工作方案;副会长汪庆丰会前也传来了书面建议。

  5. 5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扩大)会议纪要 五部一处的组成人员如下:     财务部:汪明裕、汪根法、汪怡民;   研究部:方利山、陈平民、江志伟、汪如鋐;   联谊部(含联谊接待中心):汪庆丰、汪利锋、汪晓华、汪黎鸣、汪钧、许琦;   宗谱部:汪兴吾、汪柏树、汪道显、汪长富;   网络与会刊部:汪庆丰、汪祝明、郗延红、汪民浒。   秘书处:由正副秘书长组成。   会议还就收取会费、发展会员、编辑资料等具体工作进行了讨论。 汪炜主席最后作了指导性讲话,给予了鼓励和大力支持,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与会同志情绪很高,信心很足。认为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团结一致,依靠全体会员,充分发挥优势,不断总结经验,扎实做好工作,就能克服困难,把我们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会议针对当前我会机构不健全的问题,充分考虑了部分同志的建议,研究了内部机构的设置,决定设立财务、研究、联谊、宗谱、网络与会刊5个部和一个秘书处,确定了组成人员,先搭起架子,今后将随着工作的进展,根据需要再充实人员。

  6. 6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五个月来的工作回顾 少将致祭文,汪华文化研究会代表、社会各界代表、汪氏后裔代表向越国公汪华敬献花篮,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之情。有不少人还单独跪拜;有的人捡了云岚山的石头或捧回一抷土留作纪念,教育儿孙;有的在签名簿上代儿孙签名,并表示今后还要把在国外的子女带来参拜,教育他们身在异国他乡不忘自己的故里和祖宗。此情此景,令人十分感动。 ⑶办理了汪华文化研究会的正式登记领证手续。成立大会之后,秘书长汪怡民立即向市社科联、民政局和公安、质监、银行、财政等多个部门办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各项手续,7月7日市民政局在《黄山日报》发布核准登记公告,至此一切手续全部办结,我们的活动步入合法有序的轨道。 ⑷清理了成立大会以来的账目。成立大会之后,各位经手人利用业余时间立即进行善后工作,结账和清理单据。到7月上旬清理结束,于7月11日在汪氏宗亲网上公布。成立大会期间,共收交会务费15060元,个人和单位捐款21100元,香烛费等1210元,共计收入37430元;会议期间和到6月28日之前的总支出为29509.9元,收支相抵结余7920.1元。连同过去的结余款一起存于研究会在市工行开户的账号上,资金运作规范。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五个月来的工作回顾 文/汪明裕(2008年9月5日) ⑴ 今年 4月3日,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在屯溪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和首次研讨会。大会通过了汪华文化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国防大学汪江淮少将担任名誉会长,我有幸被推选为会长,总参某部原政委汪承兴担任执行会长,规格之高在本市少有。市四大班子领导到会祝贺,市委副书记胡学凡作重要讲话。下午接着由本会顾问、市社科联主席汪炜主持召开首次越国公汪华文化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汪氏宗亲热情发言,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为汪华文化研究作出了良好开端。成立大会在市领导层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⑵ 4月4日戊子清明节,与会代表前往歙县云岚山汪华公墓举行了近80年来第一次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约200名各界人士和来自各地的汪华后裔参加。汪江淮

  7. 7 ⑸汪华文化研究工作出现新的局面。研究会的成立,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汪氏宗亲参与到汪华文化研究中来。成立大会上市委副书记胡学凡的讲话为我们深入开展汪华文化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几个月来,研究工作不断推进。黄山学院方利山和汪柏树两位教授先后发表的4篇文章,产生热烈的反响。汪兴吾老师在研究会成立之前和之后发表了多篇质量较高的文章,特别是近期发表的《越国公汪华与徽州》更是获得赞誉。汪道显老师发表的《汪氏的起源与发展》和《历史上的汪华》两篇文章都获得好评。汪承兴在成立大会上的报告原文和改编文章先后在《徽商》和《徽州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退休老教授李总成,从美国发来邮件申请加入汪华文化研究会,他近几年来执着地研究“汪华与古六州石窟群”这一专题,先后传来8篇研究文章,他的这种研究精神受到大家钦佩。翟屯建、汪如鋐、汪长富等许多同志都从不同方面为汪华文化研究作出了贡献,还有不少同志提供了宗谱、碑文、民俗、民间传说等多项资料。这些丰富的文章和资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继续推进研究工作的基石。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扩大)会议纪要 ⑹ 汪华文化宣传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成立大会期间,在本市的省市新闻单位都到会采访,清明祭祀活动也成为新闻媒体采访的内容。安徽日报、黄山日报、市电视台和市广播电台以及新浪网、黄山新闻网、故园徽州网等网站都陆续作出新闻或录像、图片报道。有些宗亲回去后还在本地网站上发表文章进行宣传。特别是《徽州社会科学》杂志,

  8. 不仅会后作了图片报道,此后还陆续发表多篇有关文章。汪氏宗亲网设立了汪华文化研究会专栏,版面作了改进。通过宣传,扩大了汪华和汪华文化研究会在社会上的影响。研究会成立以来,已经有李总成、汪民浒、汪德滋等22人递交了入会申请,目前申请入会的总人数达到95人。近期入会的,既有85岁的老人,也有20岁的青年;既有名牌大学教授、科学家、工程师、退休干部、中小学教师和企业老总,也有普通职工、农民、学生和“全职太太”,研究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不仅会后作了图片报道,此后还陆续发表多篇有关文章。汪氏宗亲网设立了汪华文化研究会专栏,版面作了改进。通过宣传,扩大了汪华和汪华文化研究会在社会上的影响。研究会成立以来,已经有李总成、汪民浒、汪德滋等22人递交了入会申请,目前申请入会的总人数达到95人。近期入会的,既有85岁的老人,也有20岁的青年;既有名牌大学教授、科学家、工程师、退休干部、中小学教师和企业老总,也有普通职工、农民、学生和“全职太太”,研究会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⑺遗迹、遗址、宗谱等历史遗存的发现和保护有新进展。清明祭祀活动之后,研究会负责同志和北京来的汪氏宗亲与歙县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歙县披云山庄举行了座谈,就汪华文化研究和云岚山汪华墓的保护修复等问题互通情况,交换意见,取得共识,增进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4月份,研究会负责同志在屯溪与过去一直关心云岚山汪华墓保护的新浪网总裁汪延会晤,交换意见。以后,汪承兴同志又在北京与汪延联系和商谈,双方对汪华文化研究和汪华墓的保护工作形成了共识和合力。5月25日,汪承兴与汪根法同志到徽州区潜口考察明代古建筑汪氏宗祠——金紫祠,发现有《越国世家》和《汪氏家庙》两块明万历年间的匾被钉在天花板上和 墙壁上,保护情况堪忧。事后,我给徽州区委领导写信,建议采取措施保护。经区委领导督促,区文物部门很快将两块匾收存到潜口明园博物馆保存起来。6月4日,我们发现黄山区政府网站和徽州故园网先后录像报道汤口镇山岔村河东村民组发现一处古民居,内有精美壁画,栩栩如生,其中的人物很像汪华。我们立即电话联系汤口镇委书记于亮,请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加强保护,于亮表示一定落实。后经有关人士考察,认为该处社屋的壁画正是汪华。汪兴吾在《越国公汪华与徽州》一文中说:“汤口河东社屋(登富古社)主奉的就是汪华,两边是曾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汪华从弟铁佛、天瑶二人。壁画上画有南迁歙县的汪华三十三世祖汪澈、三十六世祖汪道献,还有汪姓得姓之祖姬汪。壁画上还画有判官、文魁,各种神仙、鬼怪、名人甚至飞禽走兽祥云等等,集天上、人间、地狱于一体,营造了一个令人敬畏的世界。”这段描述指的就是这里。我们多次去云岚山,与歙县徽城镇北关村在这里护林的邹文林建立了良好关系,我们委托他代为照看汪华墓,注意收集散失的遗物。最近他打来电话告知,原来已经遗失的云岚山禁碑已经发现,要我们去处理。我们打算收交县文物部门保管。此外,江西乐平市汪定镇、浙江浦江县汪方录先后来我市走访时,分别向我会赠送了《婺源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扩大)会议纪要

  9. 段莘村汪氏宗谱》(自编)和《粤东美德乡汪氏族谱》(从网上购得)。这些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珍贵的历史遗存,也为汪华文化研究丰富了内容。段莘村汪氏宗谱》(自编)和《粤东美德乡汪氏族谱》(从网上购得)。这些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珍贵的历史遗存,也为汪华文化研究丰富了内容。 ⑻ 接待外地汪氏宗亲来老徽州寻根祭祖。“天下汪氏出徽州”,全国各地汪姓人士的祖籍大多在老徽州,徽州是他们经常思念的故乡,汪华是共同的先祖。汪华文化研究会的成立,为全国汪姓人士来徽州寻根问祖提供了方便,我们先后接待了多批来访者。汪定镇老人从江西乐平来黄山市走访,交流研究成果,并申请加入本会。北京汪致正两次来黄山市,祭拜王祖,考察有关汪华的遗址遗迹,与有关同志探讨宗谱问题,寻访资料,为重修老家明光的祖坟和修撰明光汪氏宗谱奔波。浙江浦江县虞宅乡西塘村以汪方录为首的汪氏后裔14人,开自驾车来到老徽州,祭拜云岚山汪华公墓,走访绩溪汪村和歙县金锅岭先祖迁出地以及婺源大畈等处。北京汪根发率国家高级茶艺技师考察团一行19人,于6月10——12日来黄山市考察。先后到了祁门、黟县、歙县和黄山区等地,考察了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三大名茶生产基地和加工制作企业。本会给他们组织了两场报告会,一场是请黄山市茶叶专家汪芳生专门讲解了黄山毛峰及工艺茶的制作;另一场是请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徽学 专家、黄山学院研究员方利山作了徽文化及汪华文化的专题讲座。通过这19位全国茶艺行业的精英、在国内国际茶艺界有很大影响的茶艺技师来黄山考察,既宣传了黄山茶和茶文化,也宣传了徽文化及汪华文化。最近,广东汪俊又一次来到黄山市,与本会同志交流,还与本会汪根法同志(黄山市土肥站站长)协作推广“胞覆肥”新产品,开创了汪氏宗亲之间经济协作新途径。 ⑼北京的各位会员、汪氏宗亲为研究会做了大量工作。汪江淮少将和汪承兴政委等,早在研究会成立之前,就在北京广泛联络,聚集了一批重要力量。他们得知将要成立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的消息,立即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为筹备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出谋划策,准备会议的主要文件资料,提出人事安排建议,商量会议议程安排,会前提早赶来投入筹备工作。大会期间,汪江淮、汪承兴两位领导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会议把舵。他们还带头参加云岚山祭祀、与歙县人民政府座谈、走访黄山学院等各项活动。汪承兴同志在走访黄山学院领导和专家学者时,与他们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商讨徽文化、汪华文化研究和筹备召开汪华文化暨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合作问题。汪承兴同志今年先后两次来黄山市指导工作,走访考察了绩溪汪村、徽州区潜口、江西婺源和浙江千岛湖等多处有关汪华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扩大)会议纪要

  10. 10 ,为研究会做出了无私奉献。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好,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资金还紧缺,工作人员少,且都是兼职,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个广泛而分散的民间团体如何有效开展活动没有经验,需要今后不断探索、总结。我们也充分认识到我们有人才、信息、网络、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研究会内部强大的凝聚力,坚信今后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此文是在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会议上的通报稿) 文化的历史遗迹遗址,与黄山市、歙县、绩溪县、婺源县的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交换意见。他逐一找我市几位著名作家交谈撰写《汪华大传》问题,最后与市作协主席李平易签订了写作合同。他还为黄山市、歙县引进经济建设项目,促进故里的经济发展。回到北京以后,他多次召集北京的同志开会,通报情况,并联络会见多位知名人士,走访一些在京单位,为汪华文化研究、宣传的开展和汪华墓的保护修复等问题商讨方案,寻求支持。他多方组织力量着手编辑汪华文化研究会成立纪念专辑、历代名人颂汪王诗选和汪氏历代进士录等书籍和资料。最近以来,经过他们的反复研究,提出了明年召开首届汪华文化暨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具体方案,这是我会的一项重要决策和重头活动,我们将要积极地组织实施。以名誉会长汪江淮和执行会长汪承兴为领头的北京的会员、宗亲,是我会的一支骨干力量,他们在我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我会的“前指”。 五个月来,我会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市社科联汪炜主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汪根法、汪祝明、汪怡民和汪晓华等几位年富力强的同志,尽管本职工作很繁忙,但还是尽量抽出业余时间,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扩大)会议纪要

  11. 汪华研究—徽州学的新拓展 方利山 (黄山学院徽州文化资料中心,安徽黄山,245021) [提要] 汪华的历史功绩和衍生的汪华文化,是徽州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汪华研究,发掘其历史价值,有现代意义。汪华研究是徽州学研究的新拓展。 [关键词] 汪华 汪华文化 徽州学 拓展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在万象更新的阳春三月正式成立,标志着汪华文化研究开始了一个新的局面,这是徽州文化研究的一大盛事。 众所周知,一千五百年前的越国公汪华,是徽州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第一位名人和伟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年代,少有异秉的歙州汪华被拥戴为一方头领,他以过人的智勇,成为统领歙、宣、杭、睦、婺、饶六州的“吴王”。在周边战乱峰火、民生凋敝的当时,汪华团结山越土著,力促中原移民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合,保境安民,为政严肃,赏罚分明,境内赖以平安,十年不见兵戈,百姓安居乐业,远近拥戴,被有的正史称之为“贼”的汪华,其实是割据一方有勇有识的农民领袖。尤为难得的是,唐高祖 李渊太原起兵称帝,秦王李世民师出江左之时,汪华审时度势,能把握和顺应历史潮流,对国家大一统有清醒的认识。他认为“日月已出,而烽火不可不熄”,为了六州黎民百姓不受兵火之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汪华决计归顺唐朝,在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九月,即派长兄宣城长史汪铁佛带着所辖六州兵民土地名册,奉表于唐高祖,九月二十二日,唐高祖李渊下诏褒奖了汪华“因离乱保据六州乡镇,静一隅待宁晏,识时务”,并“嘉奖受以方牧”,让汪华持节总管歙、杭、睦、宣、饶等州诸军事,任歙州刺史,封为越国公,食邑三千户(爵位相当于从一品)。 由于汪华对唐王朝忠心耿耿,勤于王事,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太宗李世民伐辽时还诏汪华为长安九宫留守(副监,时房玄龄为正),汪华在职夙夜尽瘁,不辞疲倦,李世民嘉其勤快。贞观二十三年三月初三(公元649年),汪华卒于长安,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汪华归葬歙州云岚山。据民间传说,由于汪华治理地方为政宽宏,政清人和,对朝廷又一片忠心,死后被谥“忠烈”,且历朝历代多有封赠,其九个儿子也被封为“一二三太子,四五六诸侯、七八九相公”,汪华和九子在徽州和更广地域被建庙祭祀,千百年来香火不断。汪华的历史业绩和由此衍生的独特汪华文化现象,不仅成为徽州文化最有特色的研究 研究会论文-汪华研究—徽州学的新拓展

  12. 内容,而且也成为汪氏宗族文化的一段历史辉煌。史称汪华“乱世据九州,保境安民,辉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乱称王,治称臣,两念都归一是;生封公,殁封帝,千秋曾有几人”?汪华文化最值得纪念和研究的,一是他保境安民,统领六州,完成了徽州地域中原文化和山越文化的大融合,促成了北方氏族和山越的融合同化,使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为徽州文化宋代的历史崛起打下了重要基础;二是汪华能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国家大一统,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作贡献。汪华文化作为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具有开掘和探究价值:第一是汪华文化对中国宗族文化的标本价值。由于汪氏宗族入徽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辈出,人口发达,在徽州有“天下汪”、“十姓九汪”、“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谚,甚至许承尧等人还认为汪姓氏族也很有可能就是徽州最大的土著。开展汪华文化研究,就是抓住了徽州宗族研究的一个最好的范本和个案,其中最具特色的宗族社会生活实态,将大大丰富和推进徽州学的研究。汪华文化研究的第二个价值就是它将对徽州民俗、徽剧文化、徽菜文化的研究拓开更大的空间。史籍认为徽州祭祀民俗“以祭祀汪华为最”。由于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历代百姓的基本愿望内容,而且也成为汪氏宗族文化的一段历史辉煌。史称汪华“乱世据九州,保境安民,辉煌功绩重千古;治平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乱称王,治称臣,两念都归一是;生封公,殁封帝,千秋曾有几人”?汪华文化最值得纪念和研究的,一是他保境安民,统领六州,完成了徽州地域中原文化和山越文化的大融合,促成了北方氏族和山越的融合同化,使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为徽州文化宋代的历史崛起打下了重要基础;二是汪华能把握和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国家大一统,对中华民族的统一作贡献。汪华文化作为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具有开掘和探究价值:第一是汪华文化对中国宗族文化的标本价值。由于汪氏宗族入徽历史悠久,历代名人辈出,人口发达,在徽州有“天下汪”、“十姓九汪”、“四门三面水,十姓九家汪”之谚,甚至许承尧等人还认为汪姓氏族也很有可能就是徽州最大的土著。开展汪华文化研究,就是抓住了徽州宗族研究的一个最好的范本和个案,其中最具特色的宗族社会生活实态,将大大丰富和推进徽州学的研究。汪华文化研究的第二个价值就是它将对徽州民俗、徽剧文化、徽菜文化的研究拓开更大的空间。史籍认为徽州祭祀民俗“以祭祀汪华为最”。由于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历代百姓的基本愿望 研究会论文-汪华研究—徽州学的新拓展 ,所以徽州民间都把汪华作为“神”,作为能给人们带来福祉的“汪公大帝”来崇奉。普及于徽州的“汪王庙公”、“花朝会”、“游太阳”等等祭祀活动,是徽州最有民间文化内蕴的特色民俗文化活动;正是年复一年的盛大“花朝会”、徽州民间戏剧大竞赛、徽州民间菜肴技艺的大比拼,成为徽剧、徽菜产生形成的厚实土壤,成为这些特色徽州文化的民间源头。“汪王祭祀”这种民俗甚至至今保存在贵州安顺场屯堡一带徽州汪氏、鲍氏移民村中,并影响到周边少数民族村落,可见徽州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影响力和张力。汪氏文化研究的价值第三是通过汪氏宗族的源流研究,探折宗族文脉,增强海内外汪氏宗亲的民族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团结,促进和谐小康社会建设,都有积极作用。所以汪华文化研究会,决不仅仅是单纯的宗亲联谊,而是旨在进一步推进徽州学研究,我们衷心祝贺研究会的成立。在徽州学研究者和内外汪氏宗亲的努力下,研究会一定能为徽州文化研究的进一步繁荣作出大贡献。汪华文化研究首要任务之一是大力发掘、保护汪华文化的大量遗存、遗址、遗迹、文物,汪华文化遗存是徽州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保护好这些遗存,也就是保护徽州文化生态工作的一部分。总之,汪华文化研究,前景好,内容多,值得各方面加以特别关注,值得徽州学研究者努力耕耘。 戊子清明于汪华故里 (方利山,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山学院研究员,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点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13. 联谊活动-汉阳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 贺 信 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及汉阳汪氏全体族人:     喜闻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将于今年十月初在老四房的红马嘴举办第四届年会,谨此表示热烈祝贺! 2005年以后,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年会,极大地增强了家族凝聚力和血缘的亲和力。汉阳汪氏宗亲的整个联谊活动,都是在爱国、合法、民主、公正的前提下进行的,剔除了不合时宜及不健康的内容,没有搞不合法的募捐和摊派活动,对当前政府提倡的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其他各地及各支系乃至全国、海内外的宗亲联谊活动都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为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今年 4月3日,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在屯溪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和首次研讨会。9月5日,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扩大)会议决定设立联谊部;联谊部推出了《联络员发展计划》,我们期待能与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在相互尊重、平等、友情的前提下,互通有关汪华文化遗产及经贸信息,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最后,预祝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圆满成功!                 此 致   敬 礼!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               汪 氏 宗 亲 网 2008年9月21日

  14. 联谊活动-汉阳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 欢迎词 各位宗亲 我们汉阳老四房的本家兴高采烈地迎来了参加第四届联谊年会的各位宗亲,使我们感到万分荣幸和备受鼓舞,我谨代表老四房的老老少少向各位本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两百年前, 汪氏七十五世祖,同胞五弟兄___英、雄、豪、杰、宪, 先后从古徽州的婺源环溪里动身,外出经商,辗转来到湖北汉阳,爱上了这里的青山绿水、沃野平川,便择地定居了下来。其中老四杰公选择了鞍子头开基创业、耕读传家,传至84代学成公时, 他的第二个儿子佩玉公率领二子:应麒、应麟二公从鞍子头出发,迁居新添铺,后应麒公迁居赵家台,应麟公迁居红马嘴,这些都是杰公的后裔,这就是汉阳的老四房。如今整个老四房家家人丁兴旺,处处生机勃勃,前景十分乐观,令人欢欣鼓舞! 各位宗亲,你们所坐的地方叫红马嘴,是蔡甸区东大门上的一颗璀灿的明珠,这里也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多少年来,这里的汪家人与周边的乡亲们共同努力,早已把这块肥沃的土地建设成了一个美丽富饶的人间乐园,改革开放以后,红马嘴更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无论从村容村貌上还是生活理念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还在日新月异地向更理想的前景前进,欢迎各位常来这里作客! 大会以后,我们准备了一点薄酒宴请各位来宾,希望大家届时开怀痛饮,畅叙亲情,尽情欢酌,一醉方休!所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各位海涵。 谢谢大家 2008年10月4日

  15. 联谊活动-汉阳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 一汪连四海 (文/汪振亮) 自从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四届年会发出邀请函后,不断收到各地宗亲发来的贺电贺信贺卡,殷切期望,拳拳真情,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为准备年会而奔忙的汉阳人。 今年4月份成立的汪华文化研究会是各地汪氏宗亲的主心骨,这次汉阳年会举办在即,研究会果然不负众望,第一时间给年会发来了贺信,汪明裕会长发来制作精美的贺卡,在网上引起一片惊叹:想不到会长还是网上高手!执行会长汪承兴,代表北京宗亲联谊会和以他个人名义发来热烈祝贺的电文,副会长汪庆丰、汪兴吾和汪祝明,常务理事汪裕凯、汪长富、汪黎鸣、汪子明、汪 靖、汪才华、汪如鸿,理事汪乃涛、汪之赟、汪拥军、汪仁华、汪 琴,江汉通谱联谊会会长汪志林、副会长汪新才,合肥汪氏联谊会筹委会会长汪 凌、汪 胜,上海汪氏联谊会筹备组名誉组长汪文华,宗亲汪凌用、汪方录、汪庆安、汪志荣、汪广洋和wangyanyu等本家,也都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红安教育局退休干部汪运恩老先生,还代表红安会馆,发来他特地精心制作的祝贺视频。一颗颗火热的心,一篇篇滚烫的帖,给汉阳年会送来无比的温暖和巨大的鼓舞! 10月4日,我家特别热闹,从外地赶来参加四届联谊会的本家陆续到我家集中。先到的是汪先阳局长率领的红安代表团一行六人,接着是大悟的两位本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带着家谱,厚厚的十几本,那可都是研究家史的宝贵珍奇啊!

  16. 7点半钟,天门汪志林本家来了,他是刚和汪庆安,汪春松父子在武汉的王家湾通了半天谱(研究家谱中的有歧义的地方),一看天快黑了,便不顾主人的坚留,乘最后一班205公交车赶来的。7点半钟,天门汪志林本家来了,他是刚和汪庆安,汪春松父子在武汉的王家湾通了半天谱(研究家谱中的有歧义的地方),一看天快黑了,便不顾主人的坚留,乘最后一班205公交车赶来的。 前天还为买不到火车票急得跳脚的北京本家一行四人,经过了一天亠夜的奔波,终于在纵驰冀豫鄂三省、横穿江汉平原后,于晚上11点半到达我家,长途跋涉使大家疲惫极了,只想睡觉不谈吃饭,看来想说点什么,只好等明天了。 10月5日上午,奓山汪湾所本家和外地贵宾们一起,分乘两辆面包车,直奔老四房红马嘴联谊会会场。到了会场,黄陂一行5人宗亲代表团也到了,外地本家和本地本家一掺合,马上就分不清谁是谁了,看来一家人就是一家人!可有三个人却忙开了,一个是红安汪运恩本家,不知拿的个什么相机,把大会的主干枝叶、角角落落都拍了个全始全终,通通透透。还有一个是汪志林本家,也拿着个手机到处拍,说是走的时候族长交代的任务,把大会拍回去让大家都见识见识。最紧张的要算汪子明本家了,一面拍照,一面通过自带的手提电脑往家网发即时信息,真忙得不亦乐乎。。。。。 来了的本家亲自感受了大会,感受了本家与本家之间质朴的血缘亲情,应该说是不虚此行,可是有几个本家原来是打算参加的,可是临期时却碰到变数,不能到场,只好大呼遗憾了。一个是汪长富本家,腰疼发了;一个是汪光文本家,要飞新加坡去参加一个洽谈会;一个是汪光裕本家,他弟弟中风,来他家让他带往 联谊活动-汉阳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

  17. 医院就诊;一个是汪拥军本家,他单位上有人出了车祸要他处理。此外,还有更伤脑筋的,武昌的汪俊时本家,打的直奔会场,可是路线不熟,打电话找我询问又没听明白,坐在的士上绕武汉市区转了一个大圈子,最后还是没找到地点,只好吐口长气打道回府了;还有仙桃的汪新才本家,本因犯腰疼病不能来参加,但又不甘放弃,找个按摩师治疗了一下,觉得还行,便驾着他那心爱的摩托,带着抢拍的铁佛公支系的家谱资料,直奔汉阳,可是,完成了120公里的奔突到我家时,却见家门紧闭,想直接到会场又不知地点,也无打听处,只好在奓山干转悠,一直等到我们回家才见面。。。。医院就诊;一个是汪拥军本家,他单位上有人出了车祸要他处理。此外,还有更伤脑筋的,武昌的汪俊时本家,打的直奔会场,可是路线不熟,打电话找我询问又没听明白,坐在的士上绕武汉市区转了一个大圈子,最后还是没找到地点,只好吐口长气打道回府了;还有仙桃的汪新才本家,本因犯腰疼病不能来参加,但又不甘放弃,找个按摩师治疗了一下,觉得还行,便驾着他那心爱的摩托,带着抢拍的铁佛公支系的家谱资料,直奔汉阳,可是,完成了120公里的奔突到我家时,却见家门紧闭,想直接到会场又不知地点,也无打听处,只好在奓山干转悠,一直等到我们回家才见面。。。。 我在想,汉阳的本家如此重视汉阳宗亲联谊会,是因为他们往前数20代人,本来就是一家子,那么外地本家为什么也如此关注汉阳宗亲联谊会呢?我想也应该是同一个原因,那就是再继续往前数10代、20代、30代,总有一代我们的先祖就是同一个父亲和母亲,所以说,汪无二姓,一汪通四海! 联谊活动-汉阳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

  18. 《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年会成功举办的经验谈(文/大风)《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年会成功举办的经验谈(文/大风)   本人有幸参与整理了汉阳汪氏四届年会的部分资料,并参加了第三届年会,感触很深。作为一个民间自发的联谊活动,其涉及到的资金、组织等各方面的困难有目共睹。但汉阳汪氏宗亲不但能克服这些困难,而且一年办得比一年好,为其他各地及各支系乃至全国、海内外的宗亲联谊活动都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为此个人对汉阳宗亲表示由衷的敬意!个人觉得年会成功举办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需要有象“汉阳三巨头”(振亮公、振扬公、振耀公)热心于宗亲事业、乐于奉献精神的领头人,进行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   二、保持了修谱活动的热度。修谱工作是极其艰苦了,对当代具有“断代工程”意义的修谱更是如此,很多地方修谱工作完成后,队伍自然而然的就散了,很是可惜了。汉阳汪氏宗亲能趁热打铁,及时组成联谊会,同时制定了年会制度,不失为明智之举。   三、分房承办制度,既解决了资金、组织等一系列的问题,也产生竞争的活力,也让理事会人员有精力处理其它方面的事务。   四、各地宗亲参与的激励效果。汉阳汪氏宗亲利用各种方式,积极联络各地宗亲,特别是在家网的平台上宣传和邀请,吸引了各地宗亲各级参与,同时对组织者也产生激励作用。 当然,年会也会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对各房情况展示得不够,再如能再加入与各地的经贸与合作及公益活动等等效果就更好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总结,与大家探讨,希望大家补充。我们也相信汉阳汪氏以后的年会更值得大家期待。 联谊活动-汉阳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

  19. 关于建立合作关系事写给汪华文化研究会联谊部的信关于建立合作关系事写给汪华文化研究会联谊部的信 《汪华文化研究会》联谊部: 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决定: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理事会以联络组的身份与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联谊部建立联谊合作关系,互通有关汪华文化遗产及经贸信息,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特此布达。此致 敬礼 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 2008年10月5日 附: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理事会名单: 荣誉会长 振 扬 顾 问 振 耀 振 道 会 长 振 亮 副 会 长 纪 刚 作 荣 纪 鑫 常务理事 作荣 纪刚 宏慈 宏俊 作田 贤言 纪鑫 明逢 理 事 修文 纪雄 国桥 敦武 作荣 永祥 振太 振扬 振斌 振亮 纪刚 振道 宏慈 作华 竹青 振华 家禄 永杰 明逢 开明 宏俊 宏滔 开清 开波 继发 继元 汉华 汉生 作田 作用 宏超 显浩 扬超 贤言 贤锣 旭东 振耀 振鹏 纪勇 纪鑫 纪铭 纪欢 纪元 振芹 东舫 纪平 钢桥. 作军 后宽 耀义 联谊活动-汉阳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

  20. 关于《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建立合作关系事项来信的回复关于《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建立合作关系事项来信的回复 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   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同时祝贺贵会第四届年会圆满成功举办!   贵会在第四届年会决定:汉阳汪氏宗亲联谊会理事会以联络组的身份与《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联谊部建立联谊合作关系,我们想法一致,完全符合我会联谊部(联谊接待中心)的工作指导思想。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联谊部将与贵会互通有关汪华文化遗产及经贸信息,共同合作,共同发展。我们期待贵会以后能通过《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及《汪氏宗亲网》等平台积极搜集汪华文化的相关信息并为各地研究人员及宗亲热情服务,我们也力图把这平台的功能完善,让贵会消息及相关信息更好地为各地研究人员及宗亲服务。 特此函复!此致,敬礼!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联谊部 2008年10月9日 联谊活动-汉阳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

  21. 联谊活动-汉阳宗亲联谊会第四届年会

  22. (文/汪胜)2008年9月19日,这一天股市所有股票全部涨停,好似在为庆祝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合肥汪氏联谊会筹备会正式举行,地点定在合肥市中心的邮电大厦附楼二楼的汇景大酒店9999包厢,时间晚上6:30。(文/汪胜)2008年9月19日,这一天股市所有股票全部涨停,好似在为庆祝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合肥汪氏联谊会筹备会正式举行,地点定在合肥市中心的邮电大厦附楼二楼的汇景大酒店9999包厢,时间晚上6:30。 联谊活动-合肥汪氏联谊会筹备会掠影 联谊会在安静地等着本家们的到来。 我和德海赶往酒店做准备工作 凌哥还在日理万机,呵呵 左至右:汪本云、汪模村、汪照蕾 这次要特别表扬的是————汪照蕾,她在这次聚会中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一个个联系,做表格,写材料,辛苦了,照蕾。来。 本家们陆续到来。

  23. (文/汪德海)合肥汪氏联谊会筹备会昨天宣告成立,推选出会长一人,副会长三人,秘书长一人,建会的各项议题正在积极拟定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合肥汪氏联谊会将大放异彩,成为汪氏在合肥的另一个家,聚会中,本家们积极发言,寻根问祖,发现了很多合肥汪氏的不同来历,自此,合肥汪氏从淝南汪氏之后,又有很多新发现,可谓尚未开花,已有结果,我们将鼓励合肥其他本家将谱系发到网上,供本家们交流。(文/汪德海)合肥汪氏联谊会筹备会昨天宣告成立,推选出会长一人,副会长三人,秘书长一人,建会的各项议题正在积极拟定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合肥汪氏联谊会将大放异彩,成为汪氏在合肥的另一个家,聚会中,本家们积极发言,寻根问祖,发现了很多合肥汪氏的不同来历,自此,合肥汪氏从淝南汪氏之后,又有很多新发现,可谓尚未开花,已有结果,我们将鼓励合肥其他本家将谱系发到网上,供本家们交流。 (文/汪乃涛)热烈祝贺合肥汪氏宗亲联谊会胜利召开! 德银广阔海有声,先良胜炜照蕾鸣。 凌村丽华东本云,同聚换得家邦兴。 联谊活动-合肥汪氏联谊会筹备会掠影 汪海和汪凌热情交谈,共商合肥汪氏联谊发展大计

  24. 联谊活动-合肥汪氏联谊会筹备会掠影

  25.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这首古诗极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晓起村落的美丽山光水色,竟有“绝妙何图诚若是”之感。 古朴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野碧风清的自然环境,遮天蔽地的古树,天人合一的晓起堪称中国别具韵味的古文化生态村。 晓起也是个有名的汪氏古村,据晓起村《汪氏宗谱》:877-879年间先祖汪万武逃乱至此,天刚破晓,只见山环水绕、草肥花香,便搭草棚、起炊烟,且取村名“晓起”。虽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可今天念着“晓起”二字时,那悠远的画面依然在我们脑际飘忽。 联谊与合作-汪元亨:欢迎各地宗亲来美丽如画的晓起

  26. 晓起村的汪元亨老师是晓起江上青希望小学的教师,至今已经有将近三十年的教龄了,在晓起旅游兴起的初始,他就义务当起了游客的导游,向他们介绍宣传晓起、婺源。而今,他儿子汪晓军新建的房屋——璐璐住宿楼,在这栋新屋里,住着汪老师朴实的大儿子汪晓军和媳妇,以及可爱的孙女:璐璐,这璐璐住宿楼的得名就是因为汪老师这位可爱的孙女。 汪元亨老师是《汪氏宗亲网》的老会员,同时也接待了很多宗亲如大风、北京的汪靖等。同村的还有汪敏生等热情的宗亲。 到了晓起来寻根、旅游,欢迎你与热情的宗亲汪老师及其子汪晓军联系:联系人电话:汪晓军 0793-7297416 (0)13517938959 汪元亨老师:0793-7297087 (0)13576399398 联谊与合作-汪元亨:欢迎各地宗亲来美丽如画的晓起

  27. 约于南宋庆元六年(1200年),汪十位自福建省泉州迁居泉州安溪感德镇霞春村。《清溪霞春汪氏族谱》称:“我祖十位公由泉抵霞,卜居于格头池之滨,蕃衍于鼎甲之上。”后裔尊汪十位为霞春汪氏一世祖。霞春汪氏至今已繁衍三十一世,后裔衍播感德镇霞春、霞庭、霞中、霞云、洪佑、龙通、洋山等村及剑斗镇剑斗村、御屏村。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汪十位的裔孙汪世晃移居大田县横坑村,至今繁衍数百人,人才辈出。  《清溪霞春汪氏族谱》为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感德镇霞春、霞庭、霞中、霞云、洪佑等村汪氏总谱。原由各房系自行分修,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进士汪光严(克用)合修;光绪七年(1881年),汪霞溪主持二修;民国26年 (1937年)汪贤所、汪贤祥、汪德良等主持重修。 霞春村地处安溪西北部,距县城64公里,所在地海拔450米,年平均气温18oC,霞春村下辖四个行政村分为,霞中、霞云、霞庭、霞春。四所小学一所中学,全村人为98%姓汪,人口13000多人。霞春村也是著名的茶乡,出产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丰富的山地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茶叶的发展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全村拥有茶园10000多亩,年产茶叶300多吨。霞村是安溪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发展历史悠久。欢迎海内外朋友来我村旅游观光、品茶、购茶,我们将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您的到来! 联谊与合作-汪进侨:欢迎各地宗亲安溪铁观音的产地之一霞春村

  28. 感德镇霞春、霞庭、霞中、霞云等村汪氏宗祠,坐落于感德镇霞庭村鼎甲角落。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始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两次翻建,清康熙九年(1670年)扩建落成。1998年重建。坐南向北,砖石结构,大厝式建筑,占地面积595平方米。楹联:“鼎革后诗书礼乐犹存,无忝海滨望族;甲科中文物衣冠未艾,可称闽峤名家”、“霞光先巡检之誉;春望裔青书于蓝”、“鼎盛勋名,前人继后人承,共仰祖宗厚泽;甲科赫奕,左为文右为武,方知地脉钟灵”、“鼎食钟鸣,念当年越国忠贞,代有文章垂国史;甲第蝉联,观奕祀婺源谟烈,家传诗礼溯源流”。 汪毅庵墓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长坑乡月眉村境内之山。元天历年间(1328~1329年),汪毅庵,感德镇霞春村汪氏先祖,巡检,带兵剿匪,殉难于长坑。 福建安溪三品茶业(http://www.prctea.net/), 是一家拥有丰富茶叶初制及加工经验的企业,早在1987 年设立(原安溪县感德镇霞中大队茶叶加工厂),开始规模化生产、加工和批发经营。是感德茶区最早的、集铁观音、乌龙茶生产、加工、批发为一体的专业公司,为本村宗亲汪进侨(论坛网名:茶地主)家所有,汪进侨通过本家家网平台,有很多宗亲,如桐城本家汪金梅一直从此进货,宗亲之间合作都坚持原产价交易,货到付款。联系人:汪进侨 电话:0595-22340333 传真: 0595-22150833手机: 086-13276095824 客服:QQ:37463092邮箱:yipin05@yahoo.com.cn 联谊与合作-汪进侨:欢迎各地宗亲安溪铁观音的产地之一霞春村

  29. 各地汪氏-浙江建德市大慈岩镇汪山村崇正堂大修各地汪氏-浙江建德市大慈岩镇汪山村崇正堂大修 (文/汪友鸿) 汪山村崇正堂,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约400年),年久失修,几成危房,早应修缮,然村里缺乏修缮资金来源,崇正堂的修缮工作一直未能得以落实。今年在村里多方面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8月8日(与奥运会开幕同一天)开工修缮,整个修缮费用在三十万左右。时至国庆节,修缮工程业已过半,然修缮资金也只筹集到一半,接下来的工作还需各方努力。在本次工作中,老年会代表汪兆化、村主任汪泰均劳苦功高、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令人钦佩! 从崇正堂修缮开工,本人还没回过老家,但是对保护文物价值方面一直很担心,趁这次十一长假机会,9月30日我带了汪加付和他的同事来我村,请他们对崇正堂修缮中如何保护其文物价值,以及如何申请敦本堂和崇正堂的文物保护单位作指导和建议。汪加付本家是浙江开化人,跟我村同是道兴公后代。他正好在杭州考古所下面的一个古建筑监理公司工作。 (文/汪振亮)感言:抢救汪山村古文明,其功至伟,向为修复汪山村崇正堂献计出力的本家们致敬! 我回家晚了,由于工程队伍基本是村里的工匠,缺乏保护文物的意识,非但没有做到修旧如旧, 甚至将原先的可用梁、柱等用水洗和刨白处理。痛心啊! 这照片中,中间起支撑作用的建筑构件叫斗拱,村里人形象地叫喜鹊窝,村民只知道这样的建筑构件是在其他村的祠堂中所见不到的。斗拱代表了古代建筑的建筑级别,据汪加付考证,这斗拱反映崇正堂是知府级别的厅。这与崇正堂正面的墙牌楼相印证,村中的宁二公汪汝祥是明万历年间的郎官。也曾做过兴国县县丞。 中进的十六个柱子换了十个,其中5、6个新换的柱子是邻村买的苦楮木,其他的是从宁波北仑港买的进口柳桉木。

  30. 各地汪氏-浙江建德市大慈岩镇汪山村崇正堂大修各地汪氏-浙江建德市大慈岩镇汪山村崇正堂大修 戏台的宽度根据其两边柱子的间隙而定,两者刚好一样。为了观众便于看戏,戏台前的柱子之间的距离比戏台宽很多,于是上面两边的冬瓜梁就呈“八”字形了。 前进的木机构损坏的不多,因此这次不需要大修,但是梁架还是需要整一整。

  31. 各地汪氏-浙江建德市大慈岩镇汪山村崇正堂大修各地汪氏-浙江建德市大慈岩镇汪山村崇正堂大修 木工的班子主要本村的,雕工也是本村的。汪加付和他的同事对大木的做功还是给予充分肯定。 本人从外行的角度认为,这墙牌楼不能拆了重修,那样很难恢复而且破坏了其原有的文物价值。这点跟两位专家的意见一致,他们非常肯定 地说,虽然这墙牌楼有向外倾斜,但是无大碍。幸好早点回村,原来村里打算将它拆了重修的。 照片中左一:汪兆化,左二:汪泰均,左三:汪加付。

  32. 后人的齐心协力,才能使得汪华文化发扬光大、汪华精神代代相传。后人的齐心协力,才能使得汪华文化发扬光大、汪华精神代代相传。 汪华文化的研究不应局限于对其人其事的研究,他是一种文化图腾和精神寄托,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广范联系海內外汪氏后人,进行座谈交流,既文化交流,又可进行工作交流、感情交流、事业交流。我建议在汪华文化研究会的基础上,不妨成立汪氏宗亲联谊会,各省市县成立分支机构,以利于筹集资金,用于汪华墓祠庙的重建工作,或局部地区发生重特大灾害时,可以汪氏宗亲联谊会名义给予持援。 汪华是安徽人的汪华,汪华更是海内外五百万汪氏后人的汪华。我们要让我们的先祖风光再现,更要让我们的后人生活更加美好! 寻根问祖到歙县, 祭我汪公在云岚。 先祖墓冢犹可见, 萧默威严终不现。 后人虔诚来祭奠, 一派无奈在脸上。 安得广厦十八间, 庇我汪家俱欢颜。 各地汪氏-汪方录(网名:汪家小宝)的宗亲情怀 (文/汪方录)2008年6月14日,浙江省浦江县虞宅乡西塘村汪氏九十ニ世九十三世一行十四人前往安徽歙县寻根问祖。在此期间,承蒙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汪明裕、总监汪根法本家的热情接待,特别是会长汪明裕本家,虽已七十高龄,且身体条件也不允许,但自始至终陪同我们寻根问祖。使我等深为感激。 虞宅西塘汪氏目前仅有百人,但在此扎根已近一百五十余年。从祖辈传言只知来自微州,却从未得到考证。此次通过汪氏宗亲网才得以证实越国公汪华即是我们第四十四祖。我们怀着对先祖的崇敬之情来祭拜他,这是我们的孝义之道。 如何发掘和保护汪华之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一个汪氏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汪华文化研究会巳做了大量工作,汪华墓已被列为歙县文物保护单位,对汪华墓祠的恢复重建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汪氏

  33. 电话,于是我火速驾车前往,因家离南站较近,五分左右,我便赶到了接头地点,车站周边车水马龙,人流不息,我们从末见过面,正准备再给他电话联系时,车窗边出现了 一个高大的身影,满脸的微笑,英俊潇洒,气度不凡。我立即摇下车窗,不用介绍,我和他就不约而同地从内心里迸发出对方的名字,这种灵犀直通的感觉真的很奇妙,这是一种无法诠释的情感,也许,这就是亲情的相通,血缘相近的缘故吧。 我本以为方录本家是坐公交大巴来杭的,原来,他是自己开车来的,同车的还有他的叔叔。于是,我车在前带路,他车跟随着我,来到了我的家中。妻子见来了本家,主动热情地赐座沏茶,忙于招待他们,随即便准备中饭和酒菜。 方录本家和我一见如故,一入座就立刻交流起来,他很健谈,从他本人的事业(本家是做水晶产品的)联系到“汪氏会徽”的设计要求和制作建议 (因为我曾在家网上发过“汪氏会徽”的设计草图) ,从他们家谱渊源到各地宗亲联谊活动的情况。从中看出了方录本家一直对宗亲事业的关注,从他的言谈中,他那种热衷于宗亲事业的精神,的确值得我学习,我内心里不由地对他肃然起敬起来。 幸会“汪家小宝”(文/丹山碧水) 七月二十日,接到浦江虞宅乡西塘村汪方录本家打来的电话,说明天(二十一号)来杭州,和我见见面。接到电话,心里一阵喜悦。方录本家在家网上昵称叫“汪家小宝”,看到他最近在家网上灌的几个跟帖,内容充满了激情,对宗亲网有关开展宗亲联谊一事,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和他的看法,为此,我也好想见见这位本家。 由于本人最近工作很忙,上家网也是见缝插针,偶尔打开看看,帖子也不多,唯一新颖的内容,是“汪华研究会”明裕会长发表的一篇关于“ 汪方录一行来老徽州寻根祭祖”的工作汇报,内容简单介绍了汪方录一行去徽州寻根祭祖的情况,文字不多,但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因此,我也一直在关注着浙江汪氏这一支新的宗亲力量。 二十一号一早,我电话里和方录本家约定,一到杭州,我会去汽车南站接他。九点, 接到他已到南站的 各地汪氏-汪方录(网名:汪家小宝)的宗亲情怀

  34. 我向他介绍了浙江建德大慈岩汪山村;富阳市渌渚镇汪家;开化苏庄云台;江山大陈环山园,今年正月十八日共同在建德大慈岩汪山村祭祀先祖的活动经过。我向他介绍了浙江建德大慈岩汪山村;富阳市渌渚镇汪家;开化苏庄云台;江山大陈环山园,今年正月十八日共同在建德大慈岩汪山村祭祀先祖的活动经过。 他和我介绍了这次浦江汪氏宗亲去徽州寻根祭祖活动的过程,对黄山市“汪华研究会给予他们这次活动全力的支持表示万分感谢!并对明裕本家和根法本家对他们在这次祭祖活动中提供的帮助和热情的接待,表示衷心的谢意!其中,他还特地赞许了根法本家的酒量。不由哈哈大笑,气氛轻松而愉快。 午饭时,我们边吃边聊。我在这里透露一点,我不会喝酒,方录本家却是好酒量,以后别的本家和他相见时,心中有数就是了。 这次由他组织了浦江西塘村汪氏宗亲祭祖寻祖团队,一行14人(均属爽公之后九十二世和九十三世裔孙),利用双休日,驾车前去古老的徽州寻根祭祖。6月14日(星期六)清早从浦江出发,10时许到达黄山市。随即在汪明裕、汪根法二位本家的陪同下,驱车前往歙县“云岚山”,隆重祭祀了汪华先祖墓。然后又奔赴绩溪大庙汪村,参观了“司马公祠”和“忠烈庙”遗址,并与当地本家核对了宗谱。回到歙县后,又寻访先祖迁出地“金锅岭”村。 说起“金锅岭”村,我也比较了解,当年插队时,曾从这里攀登上“飞布山”砍过柴。也曾从该村穿村而过,抄近路去过歙东方向的溪头。这是一个年代悠久的汪氏古村落,村庄虽不大,房屋依山傍水, 各地汪氏-汪方录(网名:汪家小宝)的宗亲情怀 涓涓溪水从村前缓缓流过。村里几棵粗大的香樟和参天古树,枝桠交错,蜿蜒苍芎,一看就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 方录告诉我,处于各种原因,这个村的汪氏资料早已遗殁了,但从这个美丽的小村落,迁徒出的汪氏,分布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浦江西塘村汪氏始迁祖,就是出于这里。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时移世变,已经很难追寻和重新拾起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了。这次总算找到了先祖迁出地方,瞻仰了该村的村容村貌,虽没能了解清楚先祖的情况,但后裔们终于亲临祖地,寻找到了自己祖先的源头,也算是了却了心愿,得到了满足。 下午二点多,由于方录的叔叔要到他儿子处去,于是,我们就此告别了,方录本家再三叮嘱,只要宗亲方面的事情和联谊活动,一定要通知他,他一定会带领他的宗亲团队,前来参加。他的热忱,不由地让人感动,是的,宗亲事业目前就是需要他这样的热心本家参入,更需要得到像他这样热衷于宗亲事业的本家坚定有力的支持,我们的汪氏大家庭就一定能够充满勃勃的生机,迎来灿烂辉煌的前程! 2008第四届中国水晶及玻璃制品博览会将于2008年10月29日-10月30日在浙江浦江中国水晶城隆重举行。热忱欢迎海内外汪氏宗亲前来浙江浦江观光旅游、休闲购物、商务洽谈、宗亲往来。浦江水晶闻名全球,水晶加工遍及浦江。来访请联系汪家小宝。汪家小宝联系电话13606798900

  35. 抬“汪公”活动代表贵州省参加的由番禺区委、区政府,沙湾镇委、镇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与评奖活动,他们一行20-30人已起程出发,演出时间是在11日上午,时间为18分钟,参加抬汪公的6个人都是60岁的老人,其中一个是本家。 (文/广东佛山汪俊)参加这次活动有几个让我感动: 1、汪王在屯堡人的心目中地位如此之高,关键是外姓如此敬重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2、汪王就是一个真正的神。他的魅力在于每年的正月18均是艳阳高照,即便是17大雪纷飞。这是他们现任村长经过7年时间证实的,这个村长是重庆人。 3、皖南的徽文化在屯堡保存如此完好。他们的家乡情结和故土情结实在难得。 各地汪氏-抬“汪公”受邀番禺展演 本地宗亲积极参与

  36. 各地汪氏-抬“汪公”受邀番禺展演 本地宗亲积极参与

  37. 鞭炮齐鸣好不热闹。 舞狮来到大会会场,金寨越国堂第四届鄂豫皖周边宗亲联谊代表大会马上召开。 在鄂豫皖三省汪氏越国堂第四次宗亲会隆重召开之际,我代表汪华文化硏究会,並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大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宗亲表示最诚挚地问候。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为汪氏宗族做出载入史册的大事,不负先祖遗泽,不负后世所望。 汪承兴敬贺 各地汪氏-金寨越国堂第四届鄂豫皖周边宗亲联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38. 各地汪氏-金寨越国堂第四届鄂豫皖周边宗亲联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大会由金寨会长汪光福主持,到会宗亲100多人。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宗谱部汪长富先生热情演讲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汪兴吾先生给大会作报告 太湖代表汪树芬先生介绍《汪氏汇谱》26支联修,己超过100世。

  39. 各地汪氏-金寨越国堂第四届鄂豫皖周边宗亲联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在金寨暨鄂豫皖周边地区汪氏宗亲联谊会上的讲话 (文/桐城 汪兴吾)各位宗亲、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天有幸参加金寨暨鄂豫皖周边地区汪氏宗亲联谊大会,我感到无比激动。到了金寨,我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可能是血脉相通的缘故吧,第一次见到你们,我仿佛见到的是故人,是老家的叔伯弟兄,无话不谈,毫无拘忌。我真诚地感谢道生等本家的邀请,感谢你们的盛情款待,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下面,我就个人的想法讲三句话。 一、越国堂宗亲会的成立是汪氏文化史上的一项创举。 众所周知,金寨是闻名全国的将军县,战争年代,这里走出了大批的高级军事将领。我为生活在这块红色大地的宗亲们感到幸福和自豪。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又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所以,金寨人是富有创意的。无论是战争年代打天下,还是开放时期办旅游,金寨人都充分显示了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和创造才能。如今,生活在这里的汪氏宗亲们,又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越国堂,组建联谊会,使这些有血缘关系的本家们走到一起,相亲相爱,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创未来,这更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我向宗亲会的创建者、组织者、参与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太湖代表汪声华先生 河南代表汪明基先生谈几次到会心得 古碑光裕堂汪尊文先生谈越国堂主编经过,兴建黄畈祠堂。 代表汪达吾介绍19支系同修越国堂同宗谱,从72世以前全部同宗联修论证。

  40. 各地汪氏-金寨越国堂第四届鄂豫皖周边宗亲联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在越国堂创建的同时,还有一部分汪姓人,也在筹谋着一项伟大的工程。他们以《汪氏宗亲网》为依托,经过长期的探索,于2006年成立了全国汪氏文化研究会筹备会,在筹备会向汪华文化研究会的推进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越国堂宗亲会,真切地感受你们是一支汪氏事业的生力军,是一支可以燎燃的星星之火。如果说筹委会的创建是一个面向全国的着重于理论和形式的实践,那么,越国堂宗亲会的成立则是地方性的脚踏实地的着重于实际内容的实践。汪华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和越国堂宗亲会的创建无疑为汪氏文化发展史涂上了两笔浓墨重彩。 二、越国堂宗亲会规模较大,是目前汪氏文化研究的亮点之一。 目前,全国已成立了许多汪氏宗亲联谊会,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同祖宗亲联谊会,其特点是自44代以来的世系传承中某一祖先的后代组成的联谊会,由一支或数分支宗亲组成,如汉阳联谊会就是由74世祖福庆公的五个儿子的后代组成的;其二是地区宗亲联谊会,如太湖汪氏宗亲会,他们27支都是华公后代,全县统一修成《太湖会谱》;其三是同城宗亲联谊会,这里的“同城”是同一个城市的意思,如北京、合肥联谊会,这是由住在同一城市的汪氏精英们组成的联谊会。前两种联谊会全员参与,重在共修谱牒,具有牢固的组织结构;后一种联谊会重在联谊,互通谱牒,组织结构不紧密,随着工作的变动,人员会相应发生变化。 汪德龙先生反复论证了,要挖掘新人,推存出新,要找事业有成得有宗族观念参加。把这口大锅烧热点,与黄山研究会接轨出些报刑杂志、论谈。 俊公后裔汪永贵先生讲话,家在国家地质公园天堂寨,几个孩子在国外都有成就。到天堂寨与他联系 达公支下湖北罗田代表汪胜坤先生,第一次参加会议感受,今后要做工作

  41. 各地汪氏-金寨越国堂第四届鄂豫皖周边宗亲联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最终还是少不了酒的。互相交流共饮此酒,戴眼睛汪兴吾、左佛国汪长富及太湖本家们。 而越国堂宗亲会是一支跨地区、跨宗支的汪氏宗亲组织,是宗亲联谊会的第四种形式。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涉及的地区范围广,它环跨鄂豫皖三省周边地区;2、涉及的宗支多,有建公、达公、爽公、俊公等后代,目前参与修成的19支,范围正在扩大;3、参与的人员多,每个宗支所有人员都是宗亲会成员,人员具有广泛性。跨地区、多宗支、广泛性是该宗亲会的特点。所以越国堂宗亲会既不是某一支的宗亲会,也不是某一地的宗亲会,更不是某一城的精英宗亲会。它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汪氏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是目前汪氏文化研究的亮点之一。。 三、越国堂宗亲会为实现全国统谱和联谊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范本。 越国堂宗亲会有固定的组织,有特定的联谊方式,是开放的发展的宗亲组织,它的成功运作为各地区成立宗亲联谊会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 二狮相迎散会宗亲 会长总结了今天联谊会园满成功!进们到13点。

  42. 各地汪氏-金寨越国堂第四届鄂豫皖周边宗亲联谊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祝贺金寨越国堂第四届鄂豫皖周边宗亲联谊代表大会圆满成功 我们安庆地区一市八县正在酝酿成立安庆地区汪氏宗亲联谊会,我们将借鉴金寨的经验。金寨及鄂豫皖周边地区是根据本地区汪氏人员的分布状况确立自己的宗亲组织形式的,我们也将根据自身的特点成立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联谊会。 金寨的经验很值得我们思考,试想,如果全国都成立这样的联谊会,都进行通谱、会谱,再将这些通谱、会谱汇总起来,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全国汪氏总谱吗?建立各地联谊会,首先实现地方通谱,这是实现全国通谱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汪华研究会下设的联谊部、宗谱部等,就是要推进全国的联谊和通谱工作,所以,推广金寨的经验,扩大金寨的影响,是汪氏宗亲网和汪华研究会近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祝越国堂宗亲会越办越红火! 2008年10月18日 (文/汪振亮)感言:兴吾在金寨的讲话,精辟地总结了迄今为止的宗亲联谊活动的特点,很有独到的见解,值得所有愿为宗亲联谊出力的本家研读,从中吸取经验,受到鼓舞!

  43. 联谊与合作-大陈邀请您-大陈第四届麻糍文化节!联谊与合作-大陈邀请您-大陈第四届麻糍文化节! 大陈村第四届麻糍文化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以“梦回古村落,体验新大陈”为主题,挖掘大陈村文化底蕴,彰显新农村个性,展示大陈村发展活力,建设文明大陈,打造文化名村,力争把大陈村麻糍文化节办成“文化的盛会、交流的平台、农民的节日”,使之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知名节庆活动,努力提高大陈在江山市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大陈村实现“四个大陈、四个力争”目标作出贡献。 二、举办时间 2008年11月7日上午 三、主要议程 1、6:00-9:00 四大方队迎佛踩街(四大方队:旗号、五谷、六畜、腰鼓;路线:汪氏祠堂——夏家村——早田坂村——大陈村新街) 2、9:00-9:20 汪氏祠堂竣工典礼 3、9:30-9:45 打麻糍表演赛 4、9:45-9:55 大陈村年度颁奖典礼(卫生示范户、孝顺名星等) 5、10:00-10:10 祭祖仪式

  44. 联谊与合作-《当代汪氏修谱人传记》征文 《当代汪氏修谱人传记》征文 为鼓励汪氏族人积极编纂汪氏族谱,提升各支系群体的凝聚力,拟出版《当代汪氏修谱人传记》一书。为了保证编辑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方案。 一、资料征集:以《汪氏宗亲网》为主要渠道,欢迎本家踊跃投稿。投稿方式: 1、在本贴后回贴; 2、直接发到宗亲网宗谱部栏目; 3、发到邮箱:wxwccn@163.com; 4、纸质稿件请邮寄:安徽省桐城市新渡中心学校 汪兴吾 收; 5、其他任何可以接受的渠道。 来稿请注明“传记征文”字样。 二、稿件录用对象:记载所有汪氏自1949年以来已修成或即将修成汪氏宗谱的主修人有关修谱事项的传记。 三、字数:300-800字。 四、格式要求: 略。 文中交代自何时至何时修成《××汪氏宗谱》; 5、文末注明作者简介——身份、职衔、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五、来稿截止时间:2008年12月31日。 六、本书内部发行。 七、凡征订此书者,适当收取工本费,价格待定。

  45. 联谊与合作-黄山(古徽州)寻根之旅方案 黄山(古徽州)寻根之旅方案   研究会联谊接待中心会为全国及海外汪氏到黄山来寻根、联谊、祭祖的汪氏后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宗亲联谊氛围,免费安排、费用代收,本着节俭、有效、合理的原则,力图在食、宿、行全程中,让宗亲们感受到一次汪华文化的洗礼,同时接待中心也要听取各位宗亲的建议,把宗亲寻根之旅的接待工作完善、优化,形成一套高效、规范制度。现制订初步方案供大家探讨:   1、鉴于本会条件限制,原则上食宿等相关费用自理,但研究会也会免费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配合。   2、到黄山来寻根、联谊、祭祖的汪氏后裔,汪华文化研究会指定项目有:     1)安排研究会领导成员进行汪华文化及研究会情况介绍。     2)汪王墓祭祖活动。 3)其它指定项目。     供选择项目有:     1)绩溪大庙汪村司马公祠。     2)宏村、婺源大畈及晓起等汪氏族居地。   3、为便于宗亲联谊,研究会接待中心会在行程中的食、住、行的落脚点及接待人员尽量安排宗亲及宗亲企业中。   4、为加深宗亲对汪华文化的了解,研究会会提供一些汪华文化相关的书、资料等,对宗亲提出的寻根要求,我们也会转交研究会宗谱部处理。   5、联谊接待中心的同志要对每次寻根之旅的人员及情况记录备查,并鼓励参与寻根之旅宗亲用文字等各种方式表达出来与各地的宗亲分享。   联络部联系人员:汪利峰 手机:13955991398 QQ: 277351958 email:zhjr001@163.com

  46. 联谊与合作-联络员发展计划 联络员发展计划   联谊部(联谊接待中心)与国内及海内外汪华文化研究者、汪氏宗亲个人及群体以联络员及联络组方式展开工作   联谊部与联络员无任何隶属关系,纯粹是民间自发的联谊合作关系,相互间尊重、平等、友情。互通有关汪华文化遗产及经贸信息,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联络员可以采取宗亲推荐或自荐等多种方式进行招募,联谊部会根据各群体情况开展相应工作,在汪氏宗亲网会馆区建立相应版区。对人员众多群体,联谊部建议采取分级管理或成立联络组。   联络员要求:   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认同研究会的理念,积极联络周边及相关群体人员。   3、填写群体情况,积极收集相关信息。   4、积极传达研究会的信息,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有意成为联络员的人员,并填写地方联络群体情况表发邮件iwangs@vip.qq.com。或与联络部相关人员联系(大风 Email:iwangs@vip.qq.com手机:13870005729 汪利峰 手机:13955991398 QQ: 277351958 email:zhjr001@163.com ) 。

  47. 《汪氏宗亲网》-传承命脉、发扬光大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弘扬汪华文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