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474 Vues
1:1 中國史重心之轉移: 北 → 南 1:2 臺灣史重心之轉移: 南 → 北 1:3 本講主題: 1) 近百年來臺灣發展經驗經歷 了哪些階段?有何特徵? 2) 臺灣發展經驗在中華文化史 上有何意義?. 臺灣歷史發展階段及其主軸. 2:1 發展階段. 荷蘭 (1624-1622) 明鄭 (1661-1683) 滿清 ( 1683-1895) 日本 (1895-1945) 國民政府 (1945-).
E N D
1:1 中國史重心之轉移:北→南 1:2 臺灣史重心之轉移:南→北 1:3 本講主題: 1)近百年來臺灣發展經驗經歷 了哪些階段?有何特徵? 2)臺灣發展經驗在中華文化史 上有何意義?
2:1 發展階段 荷蘭(1624-1622) 明鄭(1661-1683) 滿清(1683-1895) 日本(1895-1945) 國民政府(1945-)
臺灣歷經荷蘭(1624-1622)、明鄭(1661-1683)、滿清(1683-1895)、日本(1895-1945)與國民政府(1945-)的統治,政權遞嬗,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在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其特殊之歷史性格。臺灣歷經荷蘭(1624-1622)、明鄭(1661-1683)、滿清(1683-1895)、日本(1895-1945)與國民政府(1945-)的統治,政權遞嬗,物換星移,滄海桑田,在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其特殊之歷史性格。
2:2 1895起歷史的關係主軸 1、資本主義化的逐步展開: → 「商品化」 1) 土地改革: 進行土地調查、林野調查、森林計畫、土 地分配,釐清官有與民有地權,確定納稅 及交易,確立完全的私有財產制度。
2) 度量衡與貨幣制度改革: ⑴度量衡為「商品」之物理量之規定:1900引進日式度量衡,1903禁止舊式度量衡器的使用,1906度量衡器之製作、修理及批賣全歸 官有。 ⑵貨幣為「商品」之價值量之規定: 初期施行金銀圓雙軌制,1904廢止銀圓的流通;1911年施行貨幣法,完全與日本國內的 金本位制度相統一。
2、「國家」對社會的滲透: 自從日本佔領臺灣以後,強有力的國家官 僚機器開始透過殖民政府,對臺灣社會產 生滲透干擾的作用。 1) 外國資本的驅逐 2) 資本形態的發展 3) 獨佔的成立 4) 向外部的發展
2:3 戰後臺灣經驗 1、階級分析: 自耕農階段 中產階級 2、發展轉捩點: 1)1950年代:土地改革成功因素及其影響 2)1968-69:九年國民教育 3)1987年7月:戒嚴令廢除 1996年3月:總統直選 2000年5月:政黨輪替
3:1 傳統中華文化中的「一元論」 傳統中華文化以「農本主義」為其特徵,中華文化之「單一主體論」以及「從屬原則」,皆與農業傳統互有關係。 1、農業社會:1)父權的 2)父系的 3)隨父居的 2 、農村經濟 3 、帝王統治
3:2 臺灣經驗之文化史意涵 以「一元論」為基調的傳統中華文化,在戰後臺灣經歷急驟之變遷。 二十世紀中葉以後,臺灣的經濟發展,使臺灣由農業社會轉變為工商業為主流的社會。 戰後臺灣快速的社會經濟變遷,導致以下兩項文化變局:
1、傳統農本主義與重農心態之消逝,取而代 之者則係工業文明中「漂泊的心靈」。 1)對土地價值態度之轉變: 傳統:家庭地位的象徵,賴以維生的根源,有 深厚的感情,不輕言出售。 光復後:視土地為一種商品(75%),不再依賴土 地為生活保障和地位的象徵(57%),更 重視子女受教育的機會(75%)。 2)對農業經營態度的轉變: 務農前途不佳(59.3%),農業利潤不好(51.5%), 由子女決定是否就讀農校(73.8),由子女決定是 否繼承農務經營(42.7%)。
2、文化基調由傳統的「一元論」及「從 屬原則」走向「多元論」及「並立原 則」。 整體而論,中華文化在戰後臺灣已從傳統的、重農的、集體取向的以及充滿念舊情懷的文化型態,轉變而為外向的、個人主義的、充滿前瞻性的文化。
光復後臺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及其歷史意義光復後臺灣文化中「個體性」之覺醒及其歷史意義
4:1 「個體性的覺醒」 1、「個體性」(individuality)與「社會 性」(sociality)相對而言; 2、「覺醒」指「個體」之存在從過 去作為完成「個體」以外的其他 目的之手段,走向以「個體」的 發展作為目的。 參考:黃俊傑:《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 望》(臺北:正中書局,1995)。
4:2 戰後臺灣與傳統中國社會 文化構成強烈的對比 1、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個體」,是「無 個性的個體」(“faceless” individuals),「個 體」被範疇化或類型化。傳統中國的 「個體性」受「社會性」的宰制。 參考:Chun-chieh Huang and Erik Zürcher eds., Norms and the State in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93).
2、 臺灣社會與文化之中,「個體性」與「社會性」則常處於對抗關係,甚至為了彰顯「個體性」而傷害「社會性」。
5:1 生產方式從農業到工業的轉變 參考: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光復 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 會的分析》(合著)(臺北:中央研究院,1986)。 黃俊傑:《農復會與臺灣經驗,1949-1979》(臺北:三民書局,1991)。 黃俊傑:《臺灣農村的黃昏》(臺北: 自立晚報社,1988)。 黃俊傑:《戰後臺灣農民價值取向 的轉變》(合著)(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
5:2 教育的快速普及與擴張,及 其所導致的知識普及化(1) • 文盲的比例:1952(42.1%)1994(5.8%) • 15歲以上不識字率:2004(3.03%) • 受教育人口比例:1952(14.6%)2005(23.68%) • 各級學校總數:1950 (2,117所) 2004 (8,184所) • 每1000km2有學校數:1950 (41所) 2004 (107所) • 學生總人數:1955(150餘萬) 2005(530餘萬)
5:2 教育的快速普及與擴張,及 其所導致的知識普及化(2) • 受高等教育人數及其佔總人口比例:1955(1萬餘人,0.12%)2005(120餘萬,5.42%) 參考:黃俊傑:《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 (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5 (臺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5)。
5:3 1987年7月戒嚴令廢除後,臺 灣快速邁向政治民主化,使 「個體」從政治力與社會力 的宰制中解放出來。 參考:黃俊傑:《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 望》(臺北:正中書局,1995)。
6:1 以「個體性之覺醒」為其主調 的臺灣新文化及其歷史意義。 6:2 臺灣新文化潛藏著諸多問題, 尤其是「自我中心之心態」(ego-centrism)日趨嚴重。 6:3 臺灣人必須深刻反省「互為主 體性」的理念,並力求其落實 在日常生活之中。
7:1 「個體性的覺醒」 之歷史意義。 7:2 「自我中心主義」與 「自戀狂」的心態及其問題。 7:3 「臺灣意識」文化內涵之充實 與二十一世紀的展望。
1、黃俊傑:〈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新文化:內涵、問題與前瞻〉1、黃俊傑:〈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臺灣新文化:內涵、問題與前瞻〉 2、黃俊傑:〈戰後臺灣文化變遷的主要方向:個體性的覺醒及其問題〉 3、黃俊傑:〈論「臺灣意識」中的「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的關係〉 4、黃俊傑:〈論「臺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質: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
1、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書局,2000)。1、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書局,2000)。 2、黃俊傑:《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正中書局,1995)。 3、黃俊傑:《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4、黃俊傑等編:《臺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2000)。
5、黃俊傑等:《戰後臺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5、黃俊傑等:《戰後臺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6、Chun-chieh Huang et. al. eds., Cultural Change in Postwar Taiwan(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4, 臺北南天書局有授權臺灣版). 7、Chun-chieh Huang et. al. eds., Postwar Taiwa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ollege Park: University Press of Maryland, 1998). 8、Chun-chieh Huang, Taiwan in Transformation:1895-2005, The Challenge of a New Democracy to an Old Civilization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5, forthcoming).
1、臺灣近代史主流何在?此種發展趨勢對戰後臺灣歷史經驗有何影響?1、臺灣近代史主流何在?此種發展趨勢對戰後臺灣歷史經驗有何影響? 2、當前臺灣文化之內涵如何?有何問題?應如何因應?為什麼?試以己見申論之。 3、戰後臺灣文化變遷的主要方向何在?潛藏何種問題?應如何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