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0

第 17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第 17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杏南中学 林 婷. 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 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 奥本海默. 看了以上图片,你有何感想?. 原子弹是把双刃剑,中国要不要制造原子弹?为什么?. 一、两弹一星.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两弹元勋 —— 邓稼先. 1964 年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材料分析: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 17 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杏南中学 林 婷

  2. 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圣灵逞威; 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奥本海默

  3. 看了以上图片,你有何感想? 原子弹是把双刃剑,中国要不要制造原子弹?为什么?

  4. 一、两弹一星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两弹元勋——邓稼先

  5.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6. 材料分析: • 1959年,苏联撤走支援中国建设的专家时,有人扬言:“离开我们的帮助,你们中国人10年、20年也休想造出原子弹来! ” 思考:我国为什么能够很快地研制成功原子弹?

  7. 思考: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具有什么意义

  8. 中国政府郑重宣布: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9. 1964年,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获得成功

  10.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11. 神舟二号 神舟一号

  12. 神 舟 五 号 起 飞

  13. 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

  14.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江泽民

  15.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辉煌的名字: 两弹一星元勋: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院士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核物理泰斗王淦昌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核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冶金学家吴自良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学泰斗钱学森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 物理学家彭桓武 两 弹 元 勋: 邓稼先

  16. 二、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7. 材料分析: 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水稻专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请问: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18. 荣 获 世 界 粮 食 奖

  19. (2)1987.11,科学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1985.10,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布 (3)1988.3,农学与营养奖,英国Rank基金会  (4)1993.4,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美国Feinstein基金会 (5)1993年获美国菲因斯特基金“拯救饥饿奖” (6) 1994,何梁何利基金奖 (7)1996.5,日经亚洲奖,日本经济新闻社 (13)2004.10,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   ( (15)2010.3.24 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20. 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总理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 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1. 袁隆平精神和品质 1.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 2.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3.淡薄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的贡献给国家; 4.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 5.简朴,即使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22.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请你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谈农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大实话。

  2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4. 解放初期,我国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仅40万人,到80年代末,已突破1000万人。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家级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每年数以千计,仅1986年一年,就达近1.5万项

  25.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第1次核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我国的研制速度比任何国家都快: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核科技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它大大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

  26. (1)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1)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2)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5年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 (3)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7.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8.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9. 这是我国1986年10月第八次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回到地面回收时的情况。 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系列“长征3号”火箭待命发射

  30. 神 舟 飞 船 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 “神舟5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31. 神舟二号 神舟一号 神舟四号 神舟三号

  32. 神舟5号载人飞船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

  33. 二、籼型杂交水稻 • 材料分析: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水稻专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请问: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 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 介绍教材中的插图,说明:①艰辛执着,刻苦钻研,终为“杂交水稻之父”;②这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

  34.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35. 动手制作:科技小报(任选原子弹专版、导弹专版、人造卫星专版、籼型杂交水稻专版、两弹元勋邓稼先专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版)动手制作:科技小报(任选原子弹专版、导弹专版、人造卫星专版、籼型杂交水稻专版、两弹元勋邓稼先专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版) 自由空间:如何理解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什么精神或品质?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3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在一次听取汇报时讲话:“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

  37. 参考网址 • 航空博物馆:http://kepu.jsinfo.gov.cn/aviation/index.html • 中国科普博览:http://www.kepu.com.cn/gb/index.html • 中国发明网:http://www.1st.com.cn • 科学ABC: http://www.kxabc.com/hangtian/universe/ daodan/asp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