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3

QC 小组基础教材 ( 2010 新版)

QC 小组基础教材 ( 2010 新版). 再 版 说 明: 1 、 QC 小组活动已被大家所接受,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QC 小组的理论逐渐成熟完善,修订教材与时俱进是 QC 小组持续发展的需要。 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 QC 小组的国际化活动,要求我国的 QC 小组,必须接受新的管理理念与国际接轨。 为记念 QC 小组活动开展 30 周年, QC 小组的专家和学者把教材当做厚礼献给 QC 小组的朋友们,让我国的 QC 小组活动蓬勃发展。. 课 程 目 录 第一章 QC 小组概述 第二章 QC 小组的组建 第三章 QC 小组活动

minty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QC 小组基础教材 ( 2010 新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QC小组基础教材(2010新版)

  2. 再 版 说 明: • 1、QC小组活动已被大家所接受,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QC小组的理论逐渐成熟完善,修订教材与时俱进是QC小组持续发展的需要。 •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QC小组的国际化活动,要求我国的QC小组,必须接受新的管理理念与国际接轨。 • 为记念QC小组活动开展30周年,QC小组的专家和学者把教材当做厚礼献给QC小组的朋友们,让我国的QC小组活动蓬勃发展。

  3. 课 程 目 录 • 第一章QC小组概述 • 第二章QC小组的组建 • 第三章QC小组活动 • 第四章QC小组活动成果 • 第五章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与激励 • 第六至第十三章统计方法在QC小组中的应用

  4. 第一章 QC小组概述 • 第一节质量与质量管理 • 质量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摘自ISO9000:2000) •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5. QC小组的概念 • 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 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 [ 摘自1997年3月20日国家经委,科协,总工会,团中央,中质协,财政部 • 《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的通知]

  6. 1 性质: 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2特点 *明显的自主性 *广泛的群众性 *高度的民主性 *严密的科学性 QC小组的性质和特点

  7. QC小组的宗旨和作用 • 宗旨: • 1 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2 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 3 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

  8. 什么是文明的现场? • 开展5“S”活动加强现场管理 • 1 整理(SEIRI)去掉不需要的东西。 • 2 整顿(SEITON)物品定置存放,标识、通道、区域划分清楚。 • 3 清扫(SEISO)去除现场的脏物、垃圾、污点经常检查,形成制度。 • 4 清洁(SEIKETSU)现场、设备、环境卫生的保持。 • 5素养(SHITSUKE)加强修养,美化身心,遵守制度,养成良好的习惯。

  9. QC小组活动的作用 • 1 提高人的素质,发掘人的潜能。 • 2 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 3 有利于实现全员参加管理。 • 4 增强人与人的团结和协作精神。 • 5 改善加强管理工作,提高水平。 • 6 提高小组的科学思维、组织协调、 •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7 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10. QC小组的产生与发展 • 1962年日本首创QC小组 • 1976年开始举行第一次国际会议。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 • 我国1978年从日本引入TQC的同时引进QC小组北京内燃机总厂试点。 • 1980至1985年推广。 • 1987年8月颁布“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1997年6部委颁发“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意见” • 2000年4月出版“QC小组基础教材”。 • 2003年6月出版“QC小组活动指南”。 • 2004年3月出版“QC小组基础教材修订版”。 • 2008年3月出版“QC小组基础教材二次修订版”。

  11. 中国QC小组的发展: • 1、1978年—1979年试点阶段; • 2、1980年—1985年推广阶段; • 3、1986年—1997年发展阶段; • 4、1998年至今深化阶段; • (1)政府各部门联合发文,共同关注推进; • (2)持续开展教育培训,建立诊断师队伍; • (3)开辟“创新型”课题的活动新领域; • (4)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接轨; • (5)完善QC小组理论,限制多元化的管理,减少商业化行为,逐渐把QC小组活动变成公益性活动。

  12. 国际QC小组的会议: • 1、1976年由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联合发起,日本在召开第一次会议。 • 2、1981和1985在日本召开第二、三次会议。 • 3、第九次会议决定,从1992年起国际会议主席轮流担任,上年主办国为顾问,当年主办国(或地区)是主席,次年主办国为副主席。三位轮流循环。 • 4、我国1997和2007年两次主办国际会议。 • 5、国际会议每年一次。(大约在10月)

  13. 国际QC小组的发展动向: • 1、QC小组活动更加注意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2、更加强调QC小组活动的自主性。(志愿者队伍的形成) • 3、行业和领域越来越广。(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下一步向军队、学校和政府部门发展)

  14. 第二章 QC小组的组建 • 组建原则1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 启发下的自愿; • 自愿与指导相结合; • 共识是结合的基础。 • 组建原则2 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 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 • 灵活多样的类型和活动方式。 • 提倡“小”、“实”、“活”、“新”。

  15. QC小组的组长 • 1 组长职责: • A 抓好质量教育,提高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 • B 制定活动计划,按PDCA的程序组织小组活动。 • C 做好小组的日常各工作。 • 2 对组长的要求: • 是推行TQC的热心人;业务知识较丰富;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16. QC小组的成员 • QC小组的成员不受职务的限制,愿意参加活动的人员,只要小组接受均可参加。小组成员应: • 1 积极参加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 2 按时完成小组分配的工作。 • 3 较强的改进意识,对新生事物感兴趣,提出合理化建议。

  17. QC小组的组建程序 • 1 自下而上的组建 • 小组选择活动题目,登记小组,申请注册。 • 2 自上而下的组建 • 主管部门规划方案,要求下面建立小组,各部门建立后登记注册。 • 3 上下结合的组建 • 上级推荐课题,上下协商建组,两者互相结合。

  18. QC小组的注册登记 • 1、QC小组的人数 • 每个小组3—10人为宜。 • 2、QC小组的登记每年一次。 • 按小组课题登记每个题目都登记 • 3、QC小组活动前进行登记。 • 4、半年停止活动的小组应予以注销

  19. 第三章 QC小组的活动 • 基本条件: • 1、领导对QC小组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 上支持; • 2、职工对QC小组活动有认识,有要求; • 3、培养一批QC小组活动的骨干; • 4、建立健全QC小组的规章制度;

  20. 各类课题QC小组活动涉及相同 管理技术的三个共同方面 • 1、遵循P、D、C、A循环; • 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 3、应用统计方法;

  21. 对P、D、C、A循环意义和特点的解释 • 1、意义:P----计划 • D----实施(执行) • C----检查 • A----处理(处置、总结) • 2、特点: • (1)循环前进、阶梯上升; • (2)大环套小环;

  22. A P • A P • A P C D • C D C D • A P • C D

  23. 生产或工作活动中有很多的问题都需要解决,但只有难度较大的、通过QC小组活动能够解决的问题才被选为小组活动的课题生产或工作活动中有很多的问题都需要解决,但只有难度较大的、通过QC小组活动能够解决的问题才被选为小组活动的课题 • 小组课题类型: • 问题解决型:-------------现场型、 • 服务型、管理型、 攻关型。 • 创新型----------创新型

  24. QC小组的活动程序(一)(问题解决型自选目标值) • 1、选择课题 • 2、现状调查 • 3、设定目标 • 4、分析原因 • 5、确定主要原因 • 6、制定对策 • 7、按对策实施 • 8、检查效果 • 9、制定巩固措施 • 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25. QC小组的活动程序 (二) (问题解决型指令目标值) • 1、选择课题 • 2、设定目标 • 3、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 4、原因分析 • 5、确定主要原因 • 6、制定对策 • 7、按对策实施 • 8、检查效果 • 9、制定巩固措施 • 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26. QC小组的活动程序(三)(创 新 型) • 1、选择课题 • 2、设定目标 • 3、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 4、制定对策 • 5、按对策表实施 • 6、确认效果 • 7、标准化 • 8、总结与下一步打算

  27. 一、选择课题 • 1、来源:指令性课题 • 指导性课题 • 小组自己选择 • (针对上级方针目标、现场存在的问题、顾客的不满意) • 2、选题时注意的问题: • (1)课题宜小不宜大; • (2)名称应一目了然,不要抽象; • (3)选题的理由要直截了当,讲清目的和必要性,不长篇大论的陈述背景;

  28. QC小组题目的正确表达 • XXXXXX-------XXXXX-----XXXXXX • 如何对待 对象 具体问题 1、提高 重型载重车 装配一次合格率 2、降低 重型载重车 制造成本 3、提高 重型载重车 单班生产工艺定额 4、研制 重型载重车 防暴安全系统

  29. QC小组题目的不正确表达 • 1、改进工艺提高重型载重车装配一次合格率 • 2、控制工具领用降低重型载重车生产成本 • 3、开发西部市场提高重型载重车销售率 • 4、争创世纪大厦鲁班奖 • 5、加强质量管理让顾客持续满意

  30. 二、现状调查 • 现状调查是掌握问题的严重程度 • 现状调查应应注意的问题: • (1)一定要用数据说话;(客观性、可比性、时间性) • (2)对调查的数据要分析整理,找到问题的症结; • (3)小组成员要亲自到现场去调查,取得第一手资料;

  31. 现状调查不是课题的再确认,也不是原因分析,现状就是指问题的现在状态,现状调查是找问题的症结:现状调查不是课题的再确认,也不是原因分析,现状就是指问题的现在状态,现状调查是找问题的症结: • 如:门诊医生给患者做B超检查,就是看患者病情严重到什么程度。 • 又如:补车胎的师傅用浸水的方式,看车胎漏气严重到什么程度。 • “选择课题”和“现状调查”容易混淆,我们要记住:只有选择课题后,再对问题严重程度进行调查才叫“现状调查”。

  32. 请大家判断他们是不是做现状调查 • 1、医生每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 2、把不合格的零件进行隔离,防止误使用; • 3、安全员到事故现场去了解事故的严重程度。 • 4、自行车没气了,检查气门芯是否有裂口。

  33. 三、设定目标 • 设定目标是确定问题要解决到什么程度,也是为检查效果提供依据。 • 设定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 (1)目标必须要与课题相对应; • (2)目标必须明确,用目标“值”表示; • (3)要说明设定的依据; • (4)目标要有挑战性,通过小组努力能够实现。

  34. 你认为这样的课题目标是否可以? • 1、自卸翻斗车售后返修率由1%降低到0.5% • 2、提高2007款解放车的顾客满意度; • 3、30天完成自动传送数控装置的研制; • 4、争创“世纪大厦”顾客满意工程; • 5、吊车大修后耗油量比规定的标准超10毫克

  35. 四、分析原因 • 把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所有原因都想到。 • (从人、机、料、法、环各个方面去考虑) • 应注意的问题: • (1)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不脱离现场去分析原因; • (2)要展示问题的全貌; • (3)分析要彻底,要用提问“三个为什么”的思考方法去追根寻源; • (4)要正确、恰当的使用统计方法;

  36. 原因分析的思维程序是: • (1)用头脑风暴法产生观点,把造成问题的潜在原因都想到。(小组成员互相不争论、不反驳、把大家的意见都记录下来) • (2)分析原因时小组成员互相启发,使用的思维方式是: • 联想性思维 • 系统性思维 • (3)恰当的选用下述的统计方法去整理分析所产生的观点: • 因果图 、 树 图 、 关联图

  37. 分析原因时应注意的问题: • 1、一定不要脱离问题的现场; • 2、不是分析的越细越好,只要分析到能采取措施把问题能解决就可以了。 • 3、不要进行“轮回”分析。 • 如:设备原因----主轴摆动----轴承老化----没钱更换----企业效益不好----领导不得力 • 材料原因----硬度不够----供方不控制-----拖欠材料费----企业效益不好----领导不得力

  38. 他们是在进行原因分析吗? • 1、对肇事的汽车驾驶员进行酒精呼出量的测试; • 2、XX地区的用电收费是应收额的70%,其中三个用电大户的收款只有应收额的50%; • 3、XX地区的电缆线6次出现被盗,问题非常严重; • 4、小明刚从县中学转学到市重点学校,所以外语期末考试不及格; • 5、小虎期末考试成绩下降,尤其是数学才38分。

  39. 五、确定主要原因 • 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把对问题影响大、小组又有能力解决的末端原因确定为主要原因。 • 确定主要原因时应注意的问题: • (1)要把分析的“末端原因”逐条确认; • (2)排除QC小组不可抗拒的原因; • (3)小组成员要到现场去实地调查,进行验证、测量。千万不要使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去选举主要原因。

  40. 这样确定主要原因可以吗? • 1、班长说:“通过经济责任制可以控制的原因”可不列为主要原因。 • 2、把领导或专家的意见定为主要原因。 • 3、把生产过程的关键项目定为主要原因。 • 4、新工人的技术水平低肯定是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 5、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是确定主要原因的最佳方法。 • 6、只要是对问题影响程度大的原因,都可以确定为主要原因。

  41. 六、制定对策 • 要针对每个主要原因都制定对策。 • 提出对策-----研究对策----制定对策 • 应注意的问题: • (1)注意对策的有效性、实施性,防止对策的临时性和应急性; • (2)对策表应包括七个方面内容: • 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

  42. 对策表的标准格式 • 对策表

  43. 你对下面选择的对策是否恰当进行评论 • 1、把质量意识不强的员工开除; • 2、对不遵守工艺纪律的员工进行经济责任处罚,扣10%的奖金; • 3、解放车水箱的冷却水放不净,只好降低放水伐门高度; • 4、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是用自动行程开关代替脚踏开关; • 5、用正交实验法选择过程的参数。

  44. 七、对策实施 • 实施时一定要按对策表实施。 • 对策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 • (1)边实施、边检查效果。 • (2)当实施过程无法继续进行时,必须对“对策”或“措施”进行调整。 • (3)活动过程中,要做好活动记录。

  45. 他们是在进行对策实施吗? • 1、在北京周边种植防护林,减少沙尘暴对北京地区的影响; • 2、用“领洁净”洗衬衣的领口和袖口; • 3、提高生产现场的管理水平, 把多余的物资从现场清除掉; • 4、把不合格的零件送到计量室进行复测; • 5、把顾客退回的各种车进行检验分类,送回责任部门。

  46. 八、检查效果 • 1、把对策后的数据和小组的目标进行比较,确定改善程度。 • 2、计算经济效益: • 直接经济效益=活动期内的效益-课题活动的耗费 • 3、课题效果要得到相应职能部门的认可

  47. 九、制定巩固措施 • 1、问题解决型QC小组制定巩固措施的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再发生。 • 2、创新型QC小组的标准化活动就是把QC小组的成果纳入技术或管理标准。 • 3、不要使用“进一步”、“加强”、“努力”等不确定的语言来制定巩固措施。

  48. 你认为这样的巩固措施可以吗? • 1、把选择的最佳装配主轴的扭矩 纳入工艺文件ESM-0852; • 2、修改了员工上岗培训标准PXS-O21,增加质量意识教育的内容; • 3、进一步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 4、严格经济责任制考核,加强惩罚力度,严格控制程序; • 5、建议技术部门采纳小组意见。

  49. 十、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 1、总结: • (1)解决了什么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哪些相关的问题。 • (2)活动程序和统计方法上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不成功的体会。 • (3)总结无形成果(精神、意识、信心、知识、能力、团结) • 2、下一步打算: • 题目继续上台阶;选择新的课题;

  50. 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区别: • /?、 • 1、立意不同- • 创新型是研制没有的东西,问题解决型是原有基础上改进或提高。 • 2、过程不同- • 创新型没有历史可参考,所以没有现状调查、没有原因分析和确定主要原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