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9

2008 高考理综生物 试题分析 阅卷感言

2008 高考理综生物 试题分析 阅卷感言. 二 00 八年十月十八日. 今年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 生物试题共有四套: 全国理综卷 Ⅰ(72 分 ) 全国理综卷 Ⅱ (72 分 ) 宁夏理综卷 (90 分 ) 海南生物单科卷 (100 分 ). 旧课程卷. 新课程卷. 三套理综卷的共性: 选择题主要考查教材知识的再认,比较简单 ; 非选择题多采用填空的形式,大幅度压缩了文字表述量,减少了答题时间 ; 有些填空题提供了供填答案 。. 三套理综试卷总的感觉是: “ 与去年、特别是与前年相比,今年生物题好像相对简单一些 ” 、

vond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2008 高考理综生物 试题分析 阅卷感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08高考理综生物 试题分析 阅卷感言 二00八年十月十八日

  2. 今年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 生物试题共有四套: 全国理综卷Ⅰ(72分) 全国理综卷Ⅱ (72分) 宁夏理综卷(90分) 海南生物单科卷(100分) 旧课程卷 新课程卷 三套理综卷的共性: 选择题主要考查教材知识的再认,比较简单;非选择题多采用填空的形式,大幅度压缩了文字表述量,减少了答题时间;有些填空题提供了供填答案 。

  3. 三套理综试卷总的感觉是: “与去年、特别是与前年相比,今年生物题好像相对简单一些”、 “容易拿分,非选择题中客观性强的题增多了,文字描述量在减少”、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该得的分没有得到,不该丢的分丢了”。

  4. 一、试题考向 (一)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选择题 分值、命题点、考向、能力要求

  5. 一、试题考向 (一)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生物非选择题 分值、命题点、考向、能力要求

  6. 一、试题考向 (二)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生物选择题 分值、命题点、考向和能力要求

  7. 一、试题考向 (二)20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生物非选择题 分值、命题点、考向和能力要求

  8. 一、试题考向 (三)前三年全国理综卷(湖北)选择题命题点统计

  9. 一、试题考向 (三)前三年全国理综卷(湖北)非选择题命题点统计

  10. (四)总结: 1、近四年理综生物试题总难度为: 05年选择题0.51、 非选择题0.44; 06年空缺 非选择题0.36; 07年选择题0.72、 非选择题0.48; 08年选择题0.61、 非选择题0.52。 2、近四年高频度考点主要有:植物新陈代谢(前三年考了光合作用)、动植物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种群数量的变化、遗传规律的应用、免疫及生物工程等,从07年起开始考查微生物方面的知识。

  11. (四)总结: 3、近四年考查三大主干知识的考题分布及占分比例

  12. (四)总结: 4、从试题呈现的方式上看: 选择题一般有两题呈现图,考查内容主要是选修本知识,一般三道题左右。非选择题部分, 07年以前是两道完整的大题,一道为代谢或(和)调节,另一道为遗传题。从07年开始,非选择题模式演变为4个子题7个小题,08年非选择题模式演变为3个子题11个小题。07年、08年两年的共性是30题都设置了两个子题,均为“(代谢+调节)+遗传”,从题意上看:第Ⅰ题为代谢,第Ⅱ题为调节。31题都为遗传大题。(虽然07年31题又分为两子题,但涉及的都是遗传部分内容)

  13. (四)总结: 5、选修本内容在高考中比重有所增加 近四年考查选修本教材知识内容的题号及占分比例

  14. 一、试题考向 (五)考题再现与具体分析 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15. 种群密度 甲 时间 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 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 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 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 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 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16.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 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 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

  17. 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 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 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 指。如果在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 B.4 C.9 D.12

  18. 5.下列关于细胞工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19. 30.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 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 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 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 化。请回答: (1)只依据B曲线(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 (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原因是。 (3)若大麦吸收该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相同、不同)。 (4)该大麦幼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相同、不同),该部位称为。

  20. Ⅱ、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 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 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 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 -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请回答: (1)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填写标号)。 (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 (3)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

  21. 3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请回答:3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 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基因型为;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本。

  22. 二、08年理综卷生物试题总的特点 1.传统 填空式的答题增多 继承往年高考 2.稳定 近两年在题型、难度上设置平稳 每年都考遗传变异

  23. 二、08年理综卷生物试题总的特点 3.规范 强调生物学术语的规范使用 4.求新 在知识点上降低了难度 在设问上降低了难度 文字书写量进一步压缩 均有考查书本知识的例外

  24. 三、值得商榷的地方 1.题目过于呆板 2.选拔功能和探究性学习问题 3.选择题排序不够合理 07年选择题得分及难度 08年选择题得分及难度

  25. 三、值得商榷的地方 4.知识点考查问题 5.有些题学科专业性不强 6.缺乏时代气息

  26. 四、阅卷感言 2008年全国理综卷Ⅰ生物试题非选择题 全省平均得分情况抽样统计数据

  27. 四、阅卷感言 2007年全国理综卷Ⅰ生物试题非选择题 全省平均得分情况抽样统计数据

  28. 四、阅卷感言 (一)阅卷过程科学严密, 评分结果客观公正 生物阅卷工作从6月10日开始,到6月19日上午结束。正评阅卷从6月11日下午开始,正评到结束共计七天半。 由武大和华师大的教师、部分中学教师及在读研究生组成 试题的切割模式 “四评”模式

  29. 四、阅卷感言 (二)阅卷总的要求 1.尊重考卷和“国标” 2.强调规范 3.注重逻辑推理,不要为考生的答案牵线 搭桥 4.注意前后答案的依存关系 5.以两名阅卷的误差内分数裁定为最终分数

  30. (三)高频率错答 30题第Ⅰ题: ⑴“不可能”、“不可以”、“否”、“不会”; “B是净吸收量”、“积累量变化不大,而输出量很大”、 “没有对照组,无法精确确定幼根的部位,一组实验组说明不了问题”、 “幼根不仅吸收、还要输出”、 “应根据A、B两曲线共同说明”、 “既有输出,也有输入,无法计算”、 “在20-60mm,B曲线接近不变,缺少对照,所以不能确定”、 “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其他因素有关,如……”、 “B曲线表示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所以无法知道其吸收量”、“……”等等。

  31. 30题第Ⅰ题: ⑵“高”、“大”; “渗透作用”、“主动吸收”、 “自动吸收”、“自动运输”、“主动”、“渗透”、“协助扩散”、“被动运输”; “减慢”、“变慢”、“变缓”; “缺氧主动运输减弱”、 “因为无氧呼吸会消耗太多的能量”、 “呼吸作用减弱,影响主动运输”、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会出现烂根现象,并使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 、“……”等等。

  32. 30题第Ⅰ题: ⑶“是”、“可以”、“能够”; “不”、“不相同”、“不一样”等。

  33. 30题第Ⅰ题: ⑷“根”、 “根尖”、 “须根”、“导管”、 “筛管” 、“分生区”、“生长点”、“成熟根”、“木质部”、 “运载体”、“根的表皮细胞”、 “成熟根细胞”、 “特定的吸收区” 。

  34. 30题第Ⅱ题: ⑴“①②” 、“①③”、 “①②③④”; “①②” 、“②④”、“①②③④”。 ⑵“回路”、“瞬时”、“环型”、“外负内 正”、“感应”、“动作”、“微弱”、“短暂”、“交变”; “兴奋”、“电击”、“促进”、“触电”。 ⑶“左肌肉”、“右肌肉”、“左肌肉或右肌肉”。

  35. 31题: (1)“子一代是杂合体,种子会产生性状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可以自由组合,F1不全为紫紧黄,F2还有其他表现类型”。

  36. 31题: (2)“不一定”、“可能”; “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37. 31题: (3)如:紧黄︰紧白︰松白︰松白 =9︰3︰3︰1; “白”“绿” 、 如:紫苗紧穗黄种皮︰……、 如紧穗︰松穗=3︰1, 黄种皮︰白种皮=3︰1、 表现型写成了基因型、只写了两种表现型,

  38. 31题: (4)许多考生写“与亲本相同”“与母本表现型相同”等; 如“b”和“d”,“A”和“a”;“b”和“D”等、如符号用错,出现了题干中没有的符号——“Cc”、等位基因书写的顺序不规范,如“Aa”写成“aA”; 基因型和表现型、个体基因型和配子基因型概念混淆、答题不在相应的空格位置、“母”写成“父”

  39. (四)考生实际得分与预估分数 出现龃龉的原因 1.评分细则尊重标答,高考阅卷比平时 调考阅卷要严、要规范 2.考生非智力因素失分较多 3.答案填写不规范不能得分 4.受拓展知识的影响,答题节外生枝不能得分 5.不能从题干获取信息,答题抽象,逻辑推理 能力差

  40. 五、关于理综高考生物备考的几点建议 1.梳理教材、认真落实考纲要求 2.多给考生反思空间,把时间还给考生 3.跳出题海,把思路教给考生,真正为考生减负 4.强化审题训练,提高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5.重视细节,不忽略小错 6.教师的备考指导要严谨、规范 7.注重引导考生讲“理”,达成生物科学素养

  41. 落实是关键 细节决定成败

  42. 谢谢大家!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说的不当之处,请您批评指正!

  43. 30.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 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 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 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 应部位积累量的变 化。请回答: (1)只依据B曲线(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 。 不能 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应该是对应部位的积累量和输出量之和,而B曲线仅仅反应了该矿质元素在这一部位的积累量的数据。

  44. (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原因是(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原因是 。 低 主动运输 减少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缺氧根细胞呼吸作用降低,产生能量减少

  45. (3)若大麦吸收该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3)若大麦吸收该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 (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相同、不同)。 能 不同

  46. (4)该大麦幼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相同、不同),该部位称为。(4)该大麦幼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相同、不同),该部位称为。 相同 根尖成熟区(根毛区)

  47. Ⅱ、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 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 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 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 -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请回答: (1)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填写标号)。 (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 (3)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 ②④ ①③ 局部 刺激 左肌肉和右肌肉

  48. 3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请回答:3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请回答: (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 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子,F2性状发生分离。

  49.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能 因为F1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能分离表现现出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

  50.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紧穗黄种皮:松穗黄种皮: 紧穗白种皮:松穗白种皮 =9:3:3:1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