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第五章 RNA 转录后的剪接与加工

第五章 RNA 转录后的剪接与加工. 5.1 概述.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 间隔,RNA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而翻译则在 细胞质内完成,因此不能像原核细胞那样几乎同 步同时地进行。. RNA processing. 5’ 端加帽 3’端形成 poly A 内含子的去除与外显子的连接 链的断裂 核苷酸修饰 糖苷键的改变 RNA 编辑. 5.2  原核生物 rRNA 的转录加工. rrn A- rrn G. m 4 Cm N 4 ,2’-O- 二甲基胞苷. 5.3 原核生物 tRNA 前体的加工.

chi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第五章 RNA 转录后的剪接与加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 RNA转录后的剪接与加工 5.1 概述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 间隔,RNA转录在细胞核内进行,而翻译则在 细胞质内完成,因此不能像原核细胞那样几乎同 步同时地进行。

  2. RNA processing • 5’端加帽 • 3’端形成poly A • 内含子的去除与外显子的连接 • 链的断裂 • 核苷酸修饰 • 糖苷键的改变 • RNA编辑

  3. 5.2 原核生物rRNA的转录加工 rrnA-rrnG

  4. m4Cm N4,2’-O-二甲基胞苷

  5. 5.3 原核生物tRNA前体的加工 1. tRNA前体分子的形式: • 不同的tRNA串联排列 • 多个相同tRNA串联排列 • tRNA与rRNA混合串联排列

  6. 2.tRNA 前体的加工修饰  • 内切核酸酶使tRNA分子5’端成熟 • RNA外切酶使tRNA分子3’端成熟 • 在tRNA分子3’端添加CCAOH • 核苷酸的修饰与异构化

  7. ① tRNA分子3’端成熟 A.参与的酶: RNase P﹑ RNase F﹑ RNase D﹑ RNase BN﹑ RNase T﹑ RNase PH﹑ RNase Ⅱ﹑ polynucleotide PNPase

  8. B. 步骤 • RNase P将tRNA前体分子水解,但是水解后的片段的3’端与5’端端仍还有额外的核苷酸 • RNase F从靠近3’端处水解切割,对tRNA前体3’端逐步加工 • RNase D从前体3’端再逐个切除附加序列,修剪tRNA的3’端 • 在tRNA核苷酰转移酶的作用下添加3’端CCA

  9. ② tRNA分子5’端成熟 由RNase P催化切除5’端额外核苷酸。该酶 是一种核糖核蛋白,由两个亚基组成,大亚 基是分子量约为125 kDa 的RNA,另外一个为 分子量为14 kDa的蛋白质。

  10. 5.4 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

  11. 5.5 真核生物RNA的转录后加工 (一)剪接方式的分类 ①第一类:自我剪接内含子,又可分为Ⅰ型和Ⅱ型内含子 ② 第二类:需蛋白质(酶)参与剪接的内含子 ③ 第三类:依赖sn RNP剪接的内含子

  12. (二) 真核生物tRNA前体的转录后加工 1. 结构特点及加工概述 A. 与原核生物的差异 ①基因组内的tRNA基因成簇排列,各基因间有一定间隔, tRNA前体是单顺反子,且各个tRNA可作为独立的转录单位 ② tRNA基因数目比原核生物多 ③ tRNA基因有内含子,需经过剪接加工

  13. B. 特点 • 长度和序列没有共同性,一般有16~46个核苷酸 • 位于反密码子的下游 • 内含子和外显子间的边界没有保守序列,因此tRNA前体的剪接方式不符合一般规律,需要RNase的参与 tRNA分子的二级结构:氨基酸受体臂、D环、TψC环和反密码环

  14. 2. 加工过程 • 内含子的剪接 tRNA前体分子中内含子的切除,两个tRNA半分 子的连接 • 3’端添加CCA:在tRNA核苷酸转移酶( tRNA nucleotide transferase)催化下进行3’端添加,由CTP和ATP提供胞苷酸和腺苷酸 • 核苷酸修饰 :甲基化酶、异戊烯转移酶、鸟嘌呤转糖苷酶、硫转移酶

  15. (三) 真核生物rRNA前体的转录后加工 1. 结构组成与特点 • 小亚基: 16~18S rRNA • 大亚基: 26~28S rRNA 、 5S rRNA和5.8S rRNA • 基因拷贝数多,在基因组内成簇排列,成串重复数百次集中在核仁内,并由转录区(transcribed spacer)与非转录区(non-transcribed spacer, NTS)交替排列

  16. 2. rRNA前体加工的基本步骤 • 5’端非编码序列的切除, 41 S中间产物的生成 • 41S的RNA被切割成32 S(28S和5.8 S)与20S (18 S)两段 • 32 S被剪切成28S和5.8 S,并且部分序列互补配对 • 20 S被剪切成18 S 切割位点如何确定 ① 核仁小分子RNA (small nucleolar RNA, snoRNA)参与核糖核酸酶对特定立体结构的识别 ② rRNA前体分子的甲基化

  17. 3. snoRNA的结构与功能 ①结构特点 a. Box C框/D框,C框的序列为AUGAUGA, D框 为CUGA,可借助互补序列识别rRNA前体中甲基 化和切割的位点 b. Box H/ACA, H框为ANANNA,能识别假尿苷 酸化位点

  18. ② 功能 • 与蛋白质结合成snoRNP • 参与rRNA前体的加工 • box C/D具有互补序列,是指导rRNA中2’-O-核糖的甲基化修饰系统, box C参与甲基的转移反应 • box H/ACA能形成茎环二级结构,与rRNA特定序列互补

  19. (四) 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 1. 5’端的帽子结构及加工步骤

  20. 核苷酸磷酸水解酶从生长着的RNA 5’端切去5’端γ磷酸基团 • 鸟苷酸7-甲基转移酶催化一分子游离GTP中的GMP攻击5’端第二个磷酸,形成5’,5’-三磷酸的连接,阻塞了RNA的5’端 • 2 ’-O-甲基转移酶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 methionine, AdoMet)的甲基基团转移到cap-0帽子结构鸟嘌呤的N7位 • 另外一分子甲酰基转移酶催化将另一分子的AdoMet连接到从5’端的第二个核苷酸cap-1的2-OH ’上,使之甲基化 • 继续由甲酰基转移酶催化随后的cap-2的2-OH ’甲基化及嘌呤核苷酸N7位甲基化,形成不同的帽子结构

  21. 2. 5’端帽子结构的功能 • 对mRNA的保护作用,是mRNA免受核苷酸酶从5’端开始的降解 • 使mRNA具有可翻译能力(translatability) • 有利于成熟mRNA从细胞核输送到细胞质

  22. 3. mRNA 3’端的多聚腺苷酸化(polyadenylation) • 保护mRNA,提高mRNA在细胞质中的稳定性 • 能增强mRNA的可翻译能力,在真核细胞的mRNA翻译过程中,有一种能结合在poly A上的蛋白质称为poly A结合蛋白I (poly A-bingding protein I, PAB I),当PAB I结合在poly A时,mRNA的翻译从效率大大增强

  23. 4.核内不均一RNA ①概述 核内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hnRNA)的碱基组成与总DNA组成类似,所以又 称为类似DNA的RNA(D-DNA) ② 与mRNA的关系 a.有相同的序列 b.在体外能作翻译模板,与mRNA有相同功能 c.两者的5’端都有帽子结构, 3’端有polyA d.两者的转录合成都可以被高剂量放线菌素D抑制

  24. ③hnRNA的结构特点 • 5’端有帽子结构(5’-cap) • 3’端有polyA+结构 • 帽子结构的下游3个寡聚U区,长度约30nt • 寡聚U区下游有重复序列 • 茎环结构分布于编码区的两侧 • 编码区为非重复结构,含有内含子

  25. ④hnRNA的加工过程 a. 5’端形成特殊的帽子结构(m7G5’ppp5’ N1mpN2p-) b. 修剪链的3’端,并加上polyA c. 通过剪接除去由内含子转录而来的序列 d. RNA链内的核苷酸被甲基化

  26. 5. mRNA前体加工的简要过程 ①mRNA前体中内含子的结构特点 a. 两端边界有共同序列,这些序列是mRNA前体 的剪接信号 b. 与第一类II型内含子剪接有些类似,必须形成 套索结构( lariat ),区别在于真核生物的mRNA的 剪接要求形成剪接体

  27. ②剪接体剪接的简要过程 a. 在内含子的5’切断,通过5’、 2’键将内含子5’- G与分支点A残基的2’为连接成套索结构 b. 在内含子的3’端剪接位点,外显子1与外显子2 连接,内含子以套索形式被释放

  28. 6. 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剪接机制 ①snRNP:由U1、U2、U4、U5 & U6 snRNP组成 a. U1 snRNP: 8中蛋白质与1种RNA链

  29. b.U2 snRNP: 能与内含子的分支点共同序列互补,另外还与U6 snRNP碱基配对,协助snRNA在剪接体上定向

  30. c.U4 snRNP:与U6 snRNP偶联形成配对的茎I和 茎II,当剪接体装配时,U4与U6解离开后发挥作 用。U4主要是结合U6直到在剪接需要U6时才释放 它,使之参与5’端剪接 d. U5 snRNP :与其它snRNA或剪接底物pre-mRNA 的保守区无明显的互补,但它的确同pre-mRNA的 5’和3’端剪接位点有相互作用

  31. e. U6 snRNP 与内含子5’端剪接区域配对

  32. ②剪接体(spliceosome) a. 概念:mRNA前体在剪接过程中组装形成的多 组分复合物,主要是由细胞核内小分子RNA和蛋 白质组成 b. 组成:每种都含有1-2种snRNA和数种蛋白质因子

  33. snRNP a.组成 SR蛋白 非snRNP SR相关蛋白:Tra、Tra2、U2AF ③剪接体的组装与循环

  34. b. 步骤 • 早期剪接复合体的形成 • 前剪接复合体的组装 • 过渡复合物的形成 • 剪接体内结构重排 • 剪接产物的形成 • mRNA剪接产物和内含子的释放

  35. Step 1. 早期剪接复合体的形成 • U1 snRNP结合到pre-mRNA的5’端剪接点上 • 剪接因子(splicing factor I)又称BBP (branch point binding protein)结合到分支点上 • U2 snRNP的辅助因子U2AF (U2 auxiliary factor)的65 kDa和35 kDa两个亚基分别结合到分支点和3’剪接位点的AG碱基上 • 在SR蛋白作用下,已经结合在5’剪接位点的U1snRNP和结合在3’剪接位点的SR/U2AF相互靠近,形成早期剪接复合物(early spliceosome complex)

  36. Step 2. 前剪接复合体的组装 • 在U2辅助因子U2AF协助下,U2 snRNP与内含子的分支点结合 • ATP水解释放能量使内含子180°弯曲 • U1 snRNP和U2 snRNP两种复合物相互作用,使内含子5’端和3’端靠近 • SR蛋白协助U1 snRNP和U2AF结合,使早期剪接复合体组建成跨越内含子复合物,即前剪接体复合物(pre-spliceosome complex)

  37. Step 3 过渡态复合物的形成 • U4/U6和U5 snRNP开始参与,使得U6内部序列和U4的5’端互补,前剪接体与U4 snRNP、U5 snRNP和U6 snRNP的三聚体结合 • U4与U6解离,U6在5’端剪接位点由ATP激活取代U1,使得U4离开前剪接复合体,同时在ATP的激活下,U1离开前剪接体复合物,形成过渡态复合物

  38. Step 4 剪接体内的结构重排 • 在ATP激活下,U6与结合于分支点序列的U2 snRNP的5’端序列互补 • U1离开5’端剪接位点后,U5能够与两个外显子的剪接位点互补,使剪接体内发生结构重排,从而形成有利于催化剪接反应的构象

  39. Step 5形成剪接产物并释放 • 在剪接体被激活的情况下,形成剪接产物 • 释放mRNA剪接产物和内含子

  40. U5 snRNP环通过外显子1和外显子2接触,使两个剪接位点在 • 空间上靠近,由于它能引导其它RNA区域到剪接体的适当位置, • 以催化剪接功能的发挥,故又将U5 snRNP环称为导向RNA • b. U2 snRNP与内含子的分支点形成螺旋区域,分支点A周围的碱基 • 对使A突出,该结构为II型内含子的一种核酶(ribozyme)结构,是催 • 化剪接的活性中心

  41. c. 剪接体组装过程中的重排反应 • 内含子5’端剪接点与U1 snRNP的相互作用转变为与U6 snRNP间的相互作用 • U2 snRNP与分支点相互作用代替了在分支点上结合蛋白BBP与分支点的相互作用 • U2 snRNP分子内部发生重排,形成茎-环构象的活化 • U4/U6之间RNA配对形成的茎II结构被破坏,U6 snRNP在其3’端形成分子内的茎-环结构 • U4/U6茎I区配对被破坏,使游离的U6 snRNP与U2 snRNP相互作用,而形成U2/U6螺旋I

  42. U2 snRNP的5’茎-环结构被破坏使其5’端游离,并与U6相应部分作用形成U2/U6螺旋II 至此,前剪接体转变为成熟的剪接体,剪接催化 反应通过U4的释放启动,ATP水解供能

  43. 7. mRNA前体剪接中的转酯反应 • 概述:在成熟剪接体上完成剪接反应实际上是 磷酸二酯键的转移,又称为转酯反(transesterification) ①第一次转酯反应

  44. ②第二次转酯反应 • 第二次剪接反应是外显子1的3’端对内含子3’ 端剪接点进行亲核进攻,U5 snRNA在反应中起着 排布外显子的功能,使5’端外显子移动、定位,然 后在外显子I和II粗发生第二次转酯反应,形成5’, 3’-磷酸二酯键,产生两个外显子的连接物和一 个具有套索结构的内含子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