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华支睾吸虫病 全世界约 3500 万人感染 我国约 1500 万人感染 广东 500 多万人感染 许多感染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华支睾吸虫病 全世界约 3500 万人感染 我国约 1500 万人感染 广东 500 多万人感染 许多感染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Clonorchiasis patient ( 华支睾吸虫病人 ). 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 全省 62 个县市流行,沿珠江和韩江流域分布,流行区人口 3000 多万,人群平均感染率 16.42% 。 珠三角地区感染较重,感染率 0-50.7%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干部高于群众, 感染年龄最小 1 岁,最大 87 岁。. 流行特点. 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 eg., 麦穗鱼 ) 和虾。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华支睾吸虫病 全世界约 3500 万人感染 我国约 1500 万人感染 广东 500 多万人感染 许多感染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华支睾吸虫病 • 全世界约3500万人感染 • 我国约1500万人感染 • 广东500多万人感染 • 许多感染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2. Clonorchiasis patient (华支睾吸虫病人)

  3. 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 • 全省62个县市流行,沿珠江和韩江流域分布,流行区人口3000多万,人群平均感染率16.42%。 • 珠三角地区感染较重,感染率0-50.7%,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干部高于群众, • 感染年龄最小1岁,最大87岁。

  4. 流行特点 • 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eg.,麦穗鱼) 和虾。 • 人为终末宿主,保虫宿主有猪、犬、猫、鼠等多种动物。 • 广东、广西主要通过吃“鱼生”、“鱼生粥”或“烫鱼片”而感染。

  5. 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居民主要通过生鱼佐酒吃而感染。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居民主要通过生鱼佐酒吃而感染。 • 鱼塘边建厕所和吃“鱼生”是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两个重要因素。

  6. Egg of Clonorchis sinesis

  7. 广东省华支睾吸虫病流行情况 • 全省62个县市流行,沿珠江和韩江流域分布,流行区人口3000多万,人群平均感染率16.42%。 • 珠三角地区感染较重,感染率0-50.7%,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干部高于群众, • 感染年龄最小1岁,最大87岁。

  8. 流行特点 • 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eg.,麦穗鱼) 和虾。 • 人为终末宿主,保虫宿主有猪、犬、猫、鼠等多种动物。 • 广东、广西主要通过吃“鱼生”、“鱼生粥”或“烫鱼片”而感染。

  9. 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居民主要通过生鱼佐酒吃而感染。东北地区,特别是朝鲜族居民主要通过生鱼佐酒吃而感染。 • 鱼塘边建厕所和吃“鱼生”是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两个重要因素。

  10. Egg of Clonorchis sinesis

  11. 并殖吸虫病 并殖吸虫广泛分布于东南亚、非洲与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其中在世界的分布以亚洲地区最多,并以我国为主。 在我国,动物或人有并殖吸虫病报告的省、市区达20多个,包括福建、江西、重庆、湖北、安徽等! 2005年全国调查中,并殖吸虫病标化血清学阳性率最高的为上海(5.14%),其次为重庆(4.12%)。最低的是辽宁(0.20%)。

  12. Lung with Paragonimus westermani Human patient with paragonimiasis (并殖/肺吸虫病人)

  13. 并殖吸虫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多发生在喜食生蟹或半生蟹的地区。 儿童发病率相当高! 人们到该病流行的地区生活或旅游而引起。

  14. 带绦虫病/囊尾蚴病 带绦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 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包括台湾省在内的29个省(区、市)。 猪带绦虫感染率在云南、东北、华北、华东为1-15.2%;牛带绦虫感染率在四川雅安等地为16.8-70.7%。

  15. 我国人体囊尾蚴感染率为0.14~3.2%,约300万人感染。我国人体囊尾蚴感染率为0.14~3.2%,约300万人感染。 • 猪囊尾蚴感染率全国平均为5.32%,个别地区感染率高达30~50%。 • 山东省由于囊尾蚴病病人和病猪造成的年经济损失达3.5亿元以上。

  16. Cysticercosis in humans and pigs

  17. 旋毛虫病 世界上约有6000万人感染。 每年给欧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7亿美元。 我国有约4000万人其血清呈旋毛虫抗体阳性。 我国已暴发流行人旋毛虫病500余起,发病2万余人,死亡200余人,95%源于猪肉。

  18. Trichinellosis (旋毛虫病) caused by Trichinella spp. Around 40 million people infected

  19. 弓形虫病 • 世界性分布,全世界约1/3的人感染,有的国家达80%以上。 • 我国孕妇弓形虫血清阳性率达4.3%-26.1%,我国人群弓形虫的平均血清阳性率达8%左右,即全国有约1亿人感染弓形虫。 • 各种动物的感染率更高,猪弓形虫病的地方性暴发流行还时常发生,发病率可高达85%,猪群死亡率可高达60%。

  20. Toxoplasmosis 7.9% nationwide, ie, around 100 million Chinese people were infected! Transmitted by cats Women, in particular those who are pregnant are at high risk Zhou and Zhu et al., Parasites & Vectors, 2011; 4:165

  21. Abortion caused by T. gondii (弓形虫感染引起流产) Edema in brain and breakage of spinal cord caused by T. gondii (弓形虫感染引起婴儿脑水肿及脊髓破裂)

  22. 感染和致病 • 除先天性感染外,主要以经口感染为主,如摄入含有弓形虫包囊的生的或未熟的肉类,以及摄入被卵囊污染的水和食物。 • 可使胎儿或婴幼儿发育畸形、智力障碍。 • 是免疫抑制及免疫缺陷人群致死性病因之一。 • 是不孕不育及流产的主要病因之一。

  23. 广州管圆线虫病 • 病原: 广州管圆线虫。 • 中间宿主:淡水螺类(大陆圆田螺、铜锈环棱螺、福寿螺、褐云玛瑙螺) • 终末宿主:鼠类 • 人主要通过生食获半生食感染了3期幼虫的螺类食物而感染。 • 幼虫主要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甚至死亡。

  24. 2006年6-8月,北京发生广州管圆线虫病,确诊病例131例。2006年6-8月,北京发生广州管圆线虫病,确诊病例131例。 • 同期广东也有零星散发。 • 我国北京、黑龙江、辽宁、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云南、海南等省市有报道。

  25. 隐孢子虫病 • 病原:隐孢子虫 • 世界最常见的人6种腹泻性疾病;宿主范围很广泛,包括180多种动物。 • 1-2%的艾滋病患者的死亡原因。 • 我国婴幼儿感染较普遍,感染率0.85-11.39%。 • 我国猪感染率4.2-56.8%,黄牛27.3-60.19%,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率可高达40%。

  26. 贾第鞭毛虫病 • 危害人类健康的10种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全世界每年约2亿人受感染。 • 呈全国性分布,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52%,估计全国感染人数2850万。

  27. 肝片吸虫呈全球分布,姜片吸虫及大片吸虫主要在东南亚国家。肝片吸虫呈全球分布,姜片吸虫及大片吸虫主要在东南亚国家。 全国感染人数约为12 万,散布于16个省(区) 。 我国牛羊感染率为2.3%-77.14%,猪的感染率为3.03-25%,损失数以亿计。 片形吸虫病

  28. 钩虫病 • 钩虫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估计钩虫感染人数8亿。 • 我国除黑龙江、青海两省外,其他30个省(市、区)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都有感染者。 • 全国人群平均感染率6.12%,约8000万人。 • 犬钩虫感染很普遍!

  29. 钩虫口囊

  30. Sparganosis (裂头蚴病) Caused by the larvae (spargana) of Spirometra (迭宫绦虫) Enzootic sparganosis in Guangdong, China.Li and Zhu et al., Emerg Infect Dis 2010; 15 (8): 1317-1318.

  31. Toxocariasis (弓首蛔虫病) 病原:犬弓首蛔虫、猫弓首蛔虫等 犬猫感染率很高(50%左右),但人体感染很少报道 Chen and Zhu et al., Infect. Genet. Evol. 2012; 12: 1344-1348.

  32. 12.25%的总血清阳性率,其中精神病人16.40%,健康人13.07%,孕妇9.19%12.25%的总血清阳性率,其中精神病人16.40%,健康人13.07%,孕妇9.19% PLoS Negl. Trop. Dis. 8 (8): e3082

  33. 老病没消灭,又出现新病! 2005年全国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东方次睾吸虫、埃及棘口吸虫、扇棘单睾吸虫病例在国内首次发现! 环孢子虫病、异尖线虫病、巴贝斯虫病等

  34. 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病原生态学与流行病学不很清楚: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上个世纪60~80年代所获得的关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已完全不能满足制定有效合理的防控模式的需求。 •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生态类型不同,造成人兽共患寄生虫的区系及优势种群也不一样。

  35. 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防控模式单一、防治成效差: • 全国普遍进行春、秋季驱虫,但都是盲目驱虫,驱虫前不知道牛羊是否感染寄生虫,不知道感染了哪些寄生虫;驱虫后不知道驱虫效果;无法对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监测。

  36. 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基础研究十分薄弱,研究经费严重不足; • 研究队伍不稳定,防治队伍萎缩! • 对人体寄生虫病防控和动物寄生虫病防控不衔接,还没有很好做到人和动物互防联动 • 防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 关键是对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7. 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控对策及建议 第一,政府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 第二,要加强对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基础及应用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加强和改进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保证。eg., 973 projects, 863 projects.

  38. 第三,要大力加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风险评估和经济学评估,从而为各级政府以及有关责仁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第三,要大力加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风险评估和经济学评估,从而为各级政府以及有关责仁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9. 第四,建立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全国共享和及时反馈。第四,建立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全国共享和及时反馈。 • 第五、加强食品卫生检疫,严格执行动物源性食品从生产、屠宰、加工到销售各环节的卫生检疫,严防“问题”食品上市。eg., 包虫、旋毛虫、猪囊虫、住肉孢子虫。Plus:弓形虫、华支睾吸虫等。

  40. 第六,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有关国际组织及其它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控水平。第六,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有关国际组织及其它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我国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控水平。

  41. 第七,要借助各种媒体,尤其是电视及广播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普及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科学知识,从而有效地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保障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七,要借助各种媒体,尤其是电视及广播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普及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科学知识,从而有效地保障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保障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2. 致 谢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海外合作) • 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 • 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 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扶持培养计划” •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 • 甘肃省创新研究群体计划 •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等

  43. Thank you very much! Email:xingquanzhu1@hotmail.com Tel: 18793138037 QQ: 2351373217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