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2009 年浙江新课标高考作文指向与备考交流研讨会 ( 提纲 )

2009 年浙江新课标高考作文指向与备考交流研讨会 ( 提纲 ). 杭州二中钱增兴. 一、 2008 年全国高考作文回望。 二、浙江自主命题五年作文题的特点。 三、 2009 年考纲(作文)解析 四、 2009 年新课标高考复习思考和建议. 一 、 2008 年全国高考试卷作文命题比较与命题趋势。. 2008 年新课改实验区作文试卷:. 四省市新课改实验区作文命题特点 稳中求变,关注现实,表现真我.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2009 年浙江新课标高考作文指向与备考交流研讨会 ( 提纲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09年浙江新课标高考作文指向与备考交流研讨会(提纲)2009年浙江新课标高考作文指向与备考交流研讨会(提纲) 杭州二中钱增兴

  2. 一、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回望。二、浙江自主命题五年作文题的特点。三、2009年考纲(作文)解析四、2009年新课标高考复习思考和建议一、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回望。二、浙江自主命题五年作文题的特点。三、2009年考纲(作文)解析四、2009年新课标高考复习思考和建议

  3. 一、2008年全国高考试卷作文命题比较与命题趋势。一、2008年全国高考试卷作文命题比较与命题趋势。

  4. 2008年新课改实验区作文试卷:

  5. 四省市新课改实验区作文命题特点 稳中求变,关注现实,表现真我 2008年新课程试卷的作文命题形式多样,有话题、命题和材料三种类型,命题不约而同地做到了富有哲理性又贴近现实生活,有利于考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真实的情感。这四套试卷中的作文题,都比较恰当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围绕“表达与交流”提出的六项要求,既可以考察考生在立意、选材、结构和语言方面的基本能力,也可以让考生在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等个性体现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展示。

  6. 2、非实验区部分省市作文试卷:

  7.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回望 1.命意作文东风劲吹 2.标题作文南风宜人 3.话题作文西风残照

  8. 由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看 2009年高考作文的总 趋 势 1.重点关注命题与命意作文 2.重点关注五个方面

  9. 200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落实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理念,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使作文内容更贴近考生的生活,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情和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提醒考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丰富心灵”。200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落实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理念,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使作文内容更贴近考生的生活,更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情和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从应试的角度来看,提醒考生要善于“发现生活,丰富心灵”。

  10. “发现生活,丰富心灵”包括两方面。一是发现生活,这属于“向外”的,关注生活中有意义 事情,这事情并不一定重大,但一定有一个闪光的细节,让人为之思、为之叹。从客观上引导考生关注纯美的事物,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撷取美,客观上引导考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思想的形成。

  11. 二是“丰富心灵”,这是属于“向内”的,让考生认识到心灵世界的美好,为生命找一个理想的人生支点。这有利于考生关爱自己,注重个人体验。所以高考作文普遍注重弘扬人文精神,注重感悟与体验。可以预想,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题内容的指向在以考生个性为核心的基础上,越来越集中在下面五个方面:“我”与社会生活、“我”与人生哲理、“我”与青春成长、“我”与思辨智慧、“我”与历史文化。二是“丰富心灵”,这是属于“向内”的,让考生认识到心灵世界的美好,为生命找一个理想的人生支点。这有利于考生关爱自己,注重个人体验。所以高考作文普遍注重弘扬人文精神,注重感悟与体验。可以预想,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题内容的指向在以考生个性为核心的基础上,越来越集中在下面五个方面:“我”与社会生活、“我”与人生哲理、“我”与青春成长、“我”与思辨智慧、“我”与历史文化。

  12. 重点关注五个方面: “我”与社会生活 “我”与人生哲理 “我”与青春成长 “我”与思辨智慧 “我”与历史文化

  13. 二、浙江自主命题五年作文命题的四大特点1.稳中求变2.关注现实3.思辨开放 4.表现真我

  14. 由命题特点看2008年高考作文失分主要原因: 1.立意浅层次甚至偏题跑题。 城市是钢筋水泥的灰色森林,乡村是大自然。没有用心去感受、触摸。 2.材料陈旧,议论文以 例代议缺乏分析。记叙文内容单一,平铺直叙。 3.结构较乱,语言乏味,卷面不洁……

  15. 2008年我省考生审题失误集中表现为: 首先将“触摸”和“感受”置换成了“喜爱”“回忆”“记录”“走过”“想像”“告别”“观望”“留恋”“变化”“对比”等,真正叙写“感受”和“触摸”的不多,导致了文章重心的偏移。 第二,与“都市”相对应的“乡村”概念应该是人们的生活空间——“村落”,故“村落”的人、事、情(包括环境)、景、俗(风俗)等是表现的重点。而不能将“乡村”无限制拓宽,与“大自然”完全等同。而实际上许多考生还是不假思索地将“乡村”理解为整个大自然,因而许多作文主要不是“感受乡村”特色,而是描写各种各样的自然景物。

  16. 2008年我省48分以上作文各段数量 60分 3篇 58—59.5分 37篇(40) 56—57.5分 124篇(161) 54—55.5分 660篇(821) 52—53.5分 1922篇(2743) 50—52.5分 6394篇(9137) 48—49.5分 18183篇(27320) (2008年浙江省高考人数 :39.8万人)

  17. 三、2009年考纲(作文)解析 浙江调研卷 考纲样卷 各地市期末统考 高考作文命题预测趋势

  18. 考纲命题趋势:命题作文为主体 写作命题继续朝着多样化发展。2008实考卷以“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为题,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并在推出命题前增加了提示性语言材料,融合了材料作文的特点,注重考生的真情实感和个性感悟。2009考纲样卷中,命题作文(《秋将至》)继续作为“样品”保留,与2008实考卷不同的是,删除了情境式语言材料,回归到最原始的命题作文样式中。 考场作文的三大样式——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以及由它们派生或融合的样式都应该在考试准备范围之内,特别要注意近几年开始风行的炼意作文(新材料作文),因为这类作文审题的要求较高。

  19. 浙江调研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孔子在梦中向往周朝盛世,辛弃疾在醉后“梦回吹角连营”,老舍在梦里见到故乡“玉泉山的塔影”,徐志摩在康桥寻觅那“彩虹似的梦”。 每个人都有梦,梦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是如此接近,有时又是如此不同…… 请以“梦回”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 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20. “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半命题作文在2006年湖北高考作文中曾出现过(以“三”构词的联想),是一种比较好的题型。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掌握在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所以,2009年高考考生应该重点注意。

  21. 考纲卷: 请以“秋将至”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注意样卷作文易题的所昭示的信息——坚定了命题作文的方向!

  22. 四、2009年高考作文复习思考和建议 两份样卷和满分作文的启示 ●54分卷感受乡村(附件1) ● 53分卷触摸都市(附件1) ●07年浙江满分卷无处告别 一 ● 08年浙江满分卷感受乡村七

  23. 审 题 准 立 意 高 感 情 真 文 体 明 结 构 巧

  24. ◆审题准——紧扣题意 扣题能力其实就是审题能力,审题能力强弱直接体现考生作文水平高低,因此,扣题行文常是高分作文一个既“普通”又重要的特点,语言表达达到一定水平,加之扣题行文,往往能得到一个比较高的分数。

  25. 扣题有明扣和暗扣,有表层扣和深层扣。所谓“明扣”,就是作文中要有材料中体现立意要求的文字,比如2004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就要有“人文素养与发展”的字眼,而这些字眼需要在文中“多次显现”,多次“反射”,强化阅卷者“该考生是扣题的”印象。“明扣”大多用于议论文和夹叙夹议文体。所谓“暗扣”,那就是作文中不大量出现“材料中表达立意的文字”,而是在作文“立意”上表现出来,它往往在记叙文和文学味浓的文章中应用,往往在结尾处显现。“表层扣”是指有“表现立意”的文字,是浅层次的,而“深层扣”则是精神的,深层次的,浑然一体的。高分作文要“深层扣题”。 江苏满分作文《画》赏析(四) 扣题最佳 一《无处告别》

  26. ◆立意高—— 独抒己见 六 好奇心 八 地震之后我发现 三 诗意地生活

  27. ◆感情真——表现自我 激活积累 作文的程序就是四个字:激活——转换 (激活) (转换) 写作指令→→→→生活积累→→→→文章 作文题目的催动、特定情境的触动、偶发的心灵感受等,使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联想到相关的生活积累 回忆——再现生活,转换成文字 真实的生活: 《我与别人的差别》(见附件(六)) 虚构——让人物在场景中生活 2004年江苏满分作文《画》(运用小说创作的理论大胆虚构) “激活”的关键是“有意识”、“有目的” 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刻性、以小见大的艺术性

  28. 学生真情实感的来源: 1.挖掘自身生活积累; 2.阅读满分作文; 3.阅读适合于自己写作习惯的名作家的散文集; 4.月考、统考优秀作文,相信老师的感觉; 5.复习借鉴外国小说的写法,学《桥边的老人》《炮兽》等名作的手法,提炼生活,精彩入文。

  29. ◆高考定体与构篇 强化“文体感” 1.把握文体规范 ◇写记叙文,就要善于根据话题或命题,激活沉睡于心中的意象,依据命题或命意演绎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写议论文,就要“三论”(引论、本论、结论)齐全、层次分明、衔接自然、首尾呼应。 2.凸显文体特征 ◇写记叙文,贯穿全文的是一条清晰的线索,或时间,或事物,或感情; ◇写议论文,贯穿全文的是严密的逻辑关系,或并列,或对比,或递进。 湖南省是文体规范大省,多找几篇满分作文作范文。

  30. 一专多能,有备无患 (1)选定一种适合自己文体,进行重点强化训练。 目的:便于应考时扬长避短、尽情发挥。 (2)适当进行“一题两作”的训练。 必要时避开“文体不限”而采取自我限定文体训练的做法。 目的:便于应考时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3)总结几种文体模式。 “先入格再出格”,探索“模式”和“创新”之间的捷径。 目的:便于应考时出现时间紧、思维空白等意外而进行及时补救。

  31. ◆提倡多写记叙文 高考考前作文训练口诀 高分口诀: 审准题 有亮点 卷面美 高考作文的写作要领: 审题与立意-----口诀: 抱着题意打滚 定体与构篇-----口诀: 选择最擅长的文体 突破与升格-----口诀: 要有若干亮点

  32. 高考作文得分高,审准文题最重要。 立意前后加词语,开篇点题是诀窍。 激活积累写成文,文化积淀露一招。 借鉴当年新材料,移花接木扣得巧。 排比比喻及对比,句式灵活一类招。 文体明显结构好,频频扣题积分高。

  33. 作文训练的总体目标是: 在内容上,自由中求最佳; 在角度上,稳妥中求新颖; 在文体上,不限中求擅长; 在表达上,得体中求文采; 在书写上,规范中求美观。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