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Chapter 6

Chapter 6. 存貨與銷貨成本. 觀念性學習目標. C1: 認識商品存貨的構成項目 C2: 認定商品存貨的成本. 分析性學習目標. A1: 分析存貨成本估計的方法對財務及稅務報告的影響 A2: 分析存貨成本估計的錯誤對當期及未來財務報表的影響 A3: 使用存貨週轉率及存貨銷售天數評估存貨管理. 程序性學習目標. P1: 在永續盤存制下,使用個別認定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及加權平均法計算存貨成本 P2: 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下計算存貨成本 P3: 附錄 6A :以個別認定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及加權平均法計算在定期盤存制下的存貨金額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Chapter 6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6 存貨與銷貨成本

  2. 觀念性學習目標 • C1: 認識商品存貨的構成項目 • C2: 認定商品存貨的成本

  3. 分析性學習目標 • A1: 分析存貨成本估計的方法對財務及稅務報告的影響 • A2: 分析存貨成本估計的錯誤對當期及未來財務報表的影響 • A3: 使用存貨週轉率及存貨銷售天數評估存貨管理

  4. 程序性學習目標 • P1: 在永續盤存制下,使用個別認定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及加權平均法計算存貨成本 • P2: 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下計算存貨成本 • P3: 附錄 6A:以個別認定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及加權平均法計算在定期盤存制下的存貨金額 • P4: 附錄 6B:運用零售價法及毛利率法估計存貨成本

  5. 本章大綱

  6. 決定存貨項目 • 商品存貨包括公司持有並準備銷售的商品,這和存貨在盤點時位於何處無關。 • 某些存貨項目必須特別注意: • 在途存貨:以運送條款──目的地交貨或起運點交貨來決定所有權是否移轉。 • 寄銷品:由寄銷人運送給承銷人保管,並代為銷售的商品,其所有權屬於寄銷人。 • 損壞或過時的商品:若已無法出售便不能計入存貨,但若是可以降價求售,則必須保守估計其淨變現價值入帳。

  7. 決定存貨成本 • 包括所有讓商品達到可供銷售狀態及地點的直接或間接必要成本。 • 發票價格扣除折扣,再加上讓商品達到可供銷售狀態所發生的必要成本。 • 必要成本包括進口關稅、進貨運費、倉儲、保險及時間成本。

  8. 內部控制與實地盤點 • 幾乎所有公司每年均至少盤點存貨一次。 • 於年底或存貨數量較少時進行,目的是為將存貨科目帳上餘額調整為實際數量。

  9. 永續盤存制下的存貨成本估計 • 存貨的會計處理會影響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的表達。 • 收益要和相關的成本配合。

  10. 永續盤存制下的存貨成本估計 • 管理階層必須制定和存貨會計處理有關的決策,包括: • 存貨成本估計方法: • 個別認定法 • 先進先出法 • 後進先出法 • 加權平均法 • 存貨制度 • 永續或定期 • 存貨所包含的項目及成本。 • 市價或其他估計方法的採用。

  11. 各存貨成本估計方法被使用的比例

  12. 存貨成本流動假設 • 先進先出法 • 假設成本按照發生的順序流動。 • 後進先出法 • 假設成本按照發生的順序反向流動。 • 加權平均法 • 假設成本按照可銷售商品成本的平均數流動。

  13. 進貨及銷貨

  14. 個別認定法 • 當存貨的各個組成項目,均有個別的進貨及發票記錄可供認定。

  15. 個別認定法

  16. 個別認定法

  17. 先進先出法 • 以較早購入之商品成本,隨商品之出售較早流出的假設,分攤存貨及銷貨成本。

  18. 先進先出法

  19. 先進先出法

  20. 後進先出法 • 假設較晚購入之商品成本,隨商品之出售,而較早流出的存貨成本估計方法,亦即較晚購入之商品成本轉列銷貨成本,較早購入之商品成本則列為存貨。

  21. 後進先出法

  22. 後進先出法

  23. 加權平均法 • 在每次銷貨時,計算存貨加權平均成本以分攤成本的方法。

  24. 加權平均法

  25. 加權平均法

  26. 存貨成本估計方法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 在進貨價格維持不變的情況下,所有存貨成本估計方法所分攤的存貨及銷貨成本金額都相同。 • 若進貨價格不同,所分攤的金額也會有所差異。

  27. 存貨成本估計方法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28. 存貨成本估計方法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 各種存貨成本估計方法的優點: • 個別認定法:成本和收益得以配合。 • 先進先出法:資產負債表上的存貨金額最接近現時成本。 • 後進先出法:損益表上的銷貨成本金額較接近現時成本,也因此在計算毛利時和銷貨收入較能配合。 • 加權平均法:可避免成本波動過大。

  29. 存貨成本估計方法對稅務的影響 • 公司在財務報表及稅務報告上,通常會使用不同的存貨成本估計方法。 • 唯一的例外: • 若公司報稅採後進先出法,美國國稅局則規定在財務報表上也必須採用同樣的存貨成本估計方法。

  30. 成本估計方法的一致性 • 一致性原則: • 要求公司在不同的會計期間,必須使用相同的會計方法,以便財務報表具有跨期間的可比較性。

  31. 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 當市價低於成本時,存貨應以市價入帳,但當市價高於成本時,存貨卻不能以市價評價。 • 穩健原則:在估計未來的應收或應付金額時,若有一個以上可能發生的金額,則應採用較保守的估計。 • 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有三種計算方法: • 個別比較 • 分類比較 • 整體比較

  32. 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33. 存貨成本估計錯誤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34. 存貨成本估計錯誤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 對損益表的影響 • 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35. 存貨週轉率 • 公司在一段期間內將存貨變現的次數。 • 評估管理階層是否有效控制存貨之金額。

  36. 存貨銷售天數 • 在沒有進貨的情況下,庫存存貨可供銷售的天數。 • 避免存貨庫存量的不足,及評估存貨的流動性。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