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罗湖中学安全办 2013 年 9 月

防风防雷知识宣导. 罗湖中学安全办 2013 年 9 月. 前言. 深圳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域,是一个台风、水患频发的城市。 为防御台风、暴雨灾害, 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国家、 公司、个人的财产安全, 学习防洪防风知识,制 作本教程。. 台 风. 台风情况. 深圳市平均每年受台风影响 4.2 次,最多 9 次,最少 1 次。影响深圳的台风一般发生在 7 月到 10 月之间,最早可以提前到 5 月,最迟可以推后到 12 月。 台风造成的灾害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风灾。

natala
Télécharger la présentation

罗湖中学安全办 2013 年 9 月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防风防雷知识宣导 罗湖中学安全办 2013年9月

  2. 前言 • 深圳地处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域,是一个台风、水患频发的城市。 • 为防御台风、暴雨灾害, • 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国家、 • 公司、个人的财产安全, • 学习防洪防风知识,制 • 作本教程。

  3. 台 风

  4. 台风情况 • 深圳市平均每年受台风影响4.2次,最多9次,最少1次。影响深圳的台风一般发生在7月到10月之间,最早可以提前到5月,最迟可以推后到12月。 • 台风造成的灾害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风灾。 • 强风造成的灾害。台风大风及其引起的海浪可以把万吨巨轮抛向半空,拦腰折断,也可把巨轮推入内陆;在陆上台风可拔树倒屋,引起巨灾。 • 暴雨造成的灾害。暴雨比风灾严重,短时间高强度的降水可引起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江湖泛滥、水库崩溃,冲毁道路建筑,造成交通的中断、水电供应中断,工厂、民居损毁和人员伤亡等。台风暴雨及其造成的滑坡、泥石流是台风造成较多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 • 暴潮造成的灾害。暴潮比暴雨严重,它可淹没岛屿、冲毁堤防、涌入内陆,可使数十万人瞬息之间惨遭灭顶之灾。

  5. 台风预警 深圳的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为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深圳电台会在电视屏幕右上角标示相应图标。

  6. 台风预警 6

  7. 台风预警 7

  8. 台风预警 8

  9. 台风来临前准备 • 随时注意收听收看气象消息,做好防范工作。要弄清楚自己所处的区域是否是台风要袭击的危险区域。 • 了解安全撤离的路径以及政府提供的避风场所。 • 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停电等现象,要及时做好日常生活的储备工作。 • 在家中时要关好门窗,将放置在阳台的花盆、雨篷等进行检查和加固,防止被风刮落,造成砸伤砸死事故。 • 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其畅通。 • 及时加固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防止屋塌伤人。 • 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取消,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9

  10. 台风来临时注意 • 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对台风的报道,及时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密切关注台风动向。 • 台风来时风力较大,因此大家应减少外出。 • 不要在危旧住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设施(如路灯等)、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地方躲风避雨。 • 台风来临时,千万不要在河、湖、海的路堤或桥上行走,不要在强风影响区域开车。如果必须外出行走,要穿上颜色鲜艳、紧身合体的衣服,行走时弯腰把身体缩成一团,以减少受风面积。尽可能避开地下通道等易积水地区。台风中不要赤脚或穿凉鞋,雨靴最好,防雨又绝缘,预防触电。汽车经过积水路段要小心,看到水比较多时,最好不要强行通过,谨防发动机进水。 • 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在风中受到的冲力,比步行更大,车头易失控。所以台风直接影响期间,最好勿骑车。 • 如果在路上看到有电线被风吹断、掉在地上,千万别用手触摸,也不能靠近。马上拨打当地热线电话通知抢修人员。 • 台风带来的暴雨容易引发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灾害易发地区和已发生高强度大暴雨地区,要提高警惕,及时撤离。 • 如发现危房、积水,请及时联系相关部门。有险情时,服从有关部门指挥,安全转移。 • 如遇雷雨大风,应及时将正在运转的家用电器关闭,并拔出插头;如果不慎家中进水,应立即切断电源。 10

  11. 暴 雨 11

  12. 暴雨情况 • 深圳市平均每年降雨量为1967毫米,降雨日数为144天,暴雨日数为9.0天,大暴雨2.2天,历史上记录到的最大日雨量为640毫米。降雨量虽然丰沛,但在时空上分布不均,4至9月份的降雨量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5%;东部梧桐山脉年降水比西部地区降水大约多25%。 • 暴雨时容易造成积水、洪涝等现象,可能导致水浸、交通中断等事件的发生,严重时也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暴雨还可能引起山体滑坡、山泥倾泻等地质灾害,连续2天以上的暴雨过程造成水浸、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可能性更大,累计雨量达到400毫米以上,往往容易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以及山泥倾泻、山体滑坡等。 12

  13. 暴雨预警 暴雨行车请您注意以下几点: 15公分深的水能够浸到大多数家用汽车的底盘,造成汽车熄火或失去控制; 30公分深的水能够浮起大多数车辆; 60公分深的急流能够冲走汽车,甚至大型的公交车。 深圳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3

  14. 暴雨预警 14

  15. 暴雨预警 15

  16. 特别说明 山体滑坡的几个征兆: • 地形发生变化(如观察到从斜坡流下的水的路径发生变化)、土地移动或者微小的滑动,树木不断倾斜;围墙或者树木倾斜; • 门或者窗户第一次发生卡住,打不开; • 水泥、瓷砖、墙砖或者地基部位出现新的裂缝;街道逐渐变大的裂缝;地下管线破裂;坡底出现膨胀; • 外墙、行人道或者外面的扶手梯与房屋错位; • 在滑坡到来之前会有逐渐清晰的隆隆声出现;树枝断裂或者石头撞击的声音可能表明正在发生泥石流; • 在滑坡一侧可能脚下会感受到震动;沿路的筑堤是滑坡的多发地带。  16

  17. 雷 电 17

  18. 雷电情况 • 据统计,深圳夏季时间长,雨水多,是广东省的雷电重灾区,年平均雷电日多达70天。最多的一年曾超过100天,最少的也有40余天。在一年当中,基本上每个月都出现过雷电现象,尤以5月至9月为多发期,这几个月内平均每月雷电天数超过10天。仅2006年就有73天雷暴日数,供发生雷击14085次,平均每平方公里发生约7次。 • 2012年8月19日午后,市气象台发布了雷电预警,局部地区下起倾盆大雨,时而雷电交加。14时许,几道闪电突现在梧桐山上方,不料一声巨响后,3名女子瞬间倒地。一旁的人发现,其中一年轻女子已停止呼吸,另外两人口鼻出血。随后,年轻女子抢救无效身亡。 遇难者是一名22岁的黄姓女孩,在龙华新区打工。事发时,女孩抓住了路边的铁链,极可能因铁链导电,遭遇雷击当场身亡。 18

  19. 雷电预警 深圳雷电预警信号黄色表示。 19

  20. 防灾提示(一) • 在雷雨季节前及时修理漏雨的房屋,尤其注意腐朽了的旧顶梁柱受潮的部位最容易引雷。家用电器应尽量安装雷电防护装置。 • 减少室外活动,尽量留在室内,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雷入侵。宜拔掉电视、电脑等电器设备的电源、信号插头,防止雷电波从线路上侵入损坏电器设备。不要靠近阳台、防盗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以免雷击这些物体时,对人体造成反击伤害。 • 不宜使用水龙头、花洒和太阳能热水器,因雷电流会通过水流传导而致人伤亡。远离电线、电源开关和带电设备。 • 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机。学校不要举行升旗和集会活动。切勿钓鱼、游泳、划船或水上作业。 20

  21. 防灾提示(二) • 不易进行户外各种球类运动(羽毛球、足球、高尔夫等)。不要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停留。切忌在楼顶架设或调整电视天线。 • 在旷野时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不宜靠近大树、桅杆、塔吊、烟囱、电线杆和广告牌等。不宜骑马、骑自行车、开摩托车或敞蓬拖拉机。不宜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 在旷野遇到近雷暴,不宜跨大步赶路,避免跨步电压对人体的伤害;应取下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含手机等)并放置远处,然后寻找低洼处双脚并拢双手抱膝蹲在地下。遇雷暴时,可躲到山洞里,但手不要触及洞壁,防止受到接触电压的伤害。 21

  22. 防灾提示(三) • 在山岗上的凉亭避雨时,应站立在亭中央,远离柱子或金属栏杆,避免遭受接触雷击。 • 驾车时遇雷电,应躲在车厢里。金属车厢是一个极好的法拉第笼,人在“笼内”绝对安全。 • 闪电情况下,橡胶鞋底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 • 强雷电信号生效中,户外工作的人,请多加注意。 • 如何判别雷电的距离(近雷暴): • 看见闪电10秒钟后才听到雷声,这时雷电距离我们3.4公里; • 5秒钟听到雷声,雷电距离1.7公里; • 1秒钟听到雷声,雷电距离只有340米了。 22

  23. 有效避雷 • 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缩小暴露面即可。 • 在雷雨天或作业场所有跨步电压触电、身体感觉酥麻时,可采用单足或并足跳的方法逃离危险区。人如果在离雷击点很 近的地方,两脚分开站立,一脚离雷击点近,另一 脚离雷击点远,就会产生一定的电位差,这就是常 说的“跨步电压”。这时候,一部分雷电电流由于 “跨步电压”而流过人体,同样会造成伤害。 23

  24. 雷击抢救 • 被雷电的电火花烧伤只是表面现象,最危险的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伤害,如果不及时抢救,受伤者就会因缺氧死亡;要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将伤者平躺在地,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要立即呼叫急救中心派专业人员来处置抢救。 • 在雷击致人死亡这一现象中,有一部分呈死亡状态的人其实还未真正死亡。即使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也往往是一种短暂现象,通常称为“雷击假死”,不要轻易放弃抢救工作,只有受害者全身出现紫蓝色斑纹时才停止抢救。 • 注意:雷电击中人后,人体是不带电的,对伤者进行抢救没有危险。 • 大树下、建筑物的顶上,还有旷野中临时的岗亭或棚屋等无防雷设施的低矮建筑物,都是不适合避雨的。 24

  25. 溺水急救 ◆发现溺水者 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 但施救者如不懂得 水中施救和不了解 现场水情,不可 轻易下水,可充 分利用现场器 材,如绳、 竿、救生圈等救 人。 ◆将溺水 者平 放在地面, 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呼吸道保持通畅。 ◆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倒水方法: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 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当溺水者 呼吸停止或极为微 弱时,应立 即实施人工呼吸法。 因溺水者呼吸、心 跳在短 期恢复 后还有可能再次 停 止,所以千万不要放弃人工呼吸, 应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25

  26. 人工呼吸 • 畅通气道:是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也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急救者以一手 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 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 道通畅。无呼吸者,立即作人工呼吸。 有呼吸,维持气道通畅及呼救;气道不通畅,清除异物;气道通畅,检查颈动脉,看心跳是否存在。 • 口对口人工呼吸。 将置于患者前额手 的拇指及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深吸一 口气,使自己口唇与患者口唇外缘密合后用力吹气。待其胸 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 ~20次)进行,直至恢复自主呼吸为止。如病人牙关紧闭,可改为口对鼻呼吸。注意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 26

  27. 胸外按压 • 人工胸外按压术:只能在患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 将患者仰卧,头稍后仰,下肢可抬高。操作者宜跪在患者身旁,一手与患者胸骨长轴方向平行地置于其胸骨前方,掌跟相当于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跟重叠在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垂直用力,使胸骨下端下陷约4~5厘米。按压后突然放松。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80~10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有效者可摸到颈动脉或股动脉的搏动。 注意用力不可过猛,以防造成肋骨骨折、 气胸等并发症。 27

  28. 谢 谢! --平安是 28

More Related